人生是有意义的原创,永远无法复制粘贴的恰是生活。在文化内容极大丰富、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的当下,更需要包括“用户”在内的创作者深刻认识自我、吃透生活、感悟人生,讲述独特且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73岁的“北海爷爷”凭借儒雅气质在网上走红;89岁的“敏慈不老”上传的视频单条最高播放量近500万;79岁的“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在抖音上有1500多万人关注。近来,“银发网红”不断刷屏,在网络媒体中洒下一抹美丽的风景,让人惊呼“这下,轮到爷爷奶奶成为网红了”。
综观这些“银发网红”们的作品,可以发现热度高的往往是长辈们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给人以思考与启迪的视频。“穿高跟鞋的汪奶奶”一开始以时尚装扮、精致生活的内容受到关注,后改用“过来人”身份分享人生经验,赢得了更多粉丝。阅历是与“银发”更匹配的“人设”,与其看到“银发”被刻意“染黑”,粉丝们更愿意倾听“银发人生”的故事及其蕴含的哲理。这再一次表明“内容为王”是互联网条件下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的一条铁律。它同时也提醒人们,网络空间以内容为王,但内容绝非一成不变,其生产方式更不能流于雷同的套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网络文化样态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日臻成熟,覆盖面和影响力迅速提升,进一步降低网络文艺内容生产的门槛,也推动内容供给群体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网络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互联网应用类型,用户规模达8.5亿。庞大的网民群体不但是网络文化的消费主体,而且构成其生产和传播的生力军。“用户生产内容”成为当下网络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尤为明显。
在互联网构建的空间中,不但发生着媒体渠道的融合,用户与受众也在重叠和融合。其实,无论是用户还是受众,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互联网的便捷,使人们既能把自己的世界分享给别人,也更容易看到别人的世界。与专业生产内容相比,“用户生产内容”更多是自己生活的记录和评点。人生是有意义的原创,永远无法复制粘贴的恰是生活。在“用户生产内容”条件下,内容优势与主体优势产生密切的关系。互联网上受到人们欢迎和喜爱的,正是那些把用户创作者自身优势进行转化,从而创作出的优质内容。
当我们打开手机,滑到“银发网红”的视频,感受到的是岁月长河中旺盛的生活热情,而我们关注这些内心充盈的长者,既出于共鸣,也是为了汲取他们人生阅历沉淀出的处世智慧。经历过时代变迁的人生故事和感悟,即便平淡琐碎,也充满真实的力量,这是再有技巧的艺术虚构也无法替代的。在这些视频作品的评论区中,很多网友留言说,看了视频就像见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觉得亲切又真实,也常有人留言倾诉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困惑,或希望得到长辈的勉励和开导。用户之间的隔屏对话,其实已是参与了彼此生活,在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诉说中一起咂摸人生滋味。这样的体验是专业生产内容难以做到的,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事实和情感意义上的双重真实,这也是“用户生产内容”受到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
优秀的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凝结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互联网改变了文化生产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内容极大丰富、传播渠道日益多元、欣赏方式更趋互动的当下,更需要包括“用户”在内的创作者吃透生活、感悟人生,讲述独特而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胡一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