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精耕细作出精品

2020年08月05日 08: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鹏禹

  近年来,听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无论是早晚高峰上下班,还是出差旅行,抑或是居家做饭、带娃、打扫卫生,打开有声阅读APP,就可以收听到经典名著、网络小说、童话故事等各类内容丰富的资源。第十七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国民有听书习惯。用户的喜爱也让“耳朵经济”成为热词。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用户规模达4.9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打造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有声书阅读产品,需要出版社、有声书平台、音频工作坊、主播在内的业界具备精品意识,不断推动有声书产品的精耕细作。

  在选书方面,充分挖掘纸质书精品的音频转化潜能,发挥其头部效应,对有声书产品的精耕细作至关重要。与纸质书、电子书出版不同,有声书的成本更高,其中包括版权成本、制作成本、编辑成本、运营成本等,选择内容优质、知名度高、广受读者欢迎的图书精品更容易受到读者认可。相反,如果选择一些在纸质书市场处于腰部、尾部的产品,则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风险。开发精品图书的音频产品,一方面能够帮助传统出版社盘活版权资源,让经典作品触及年轻受众,提高其传播度,发挥其人文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入精品图书反哺平台,补全内容矩阵,提升品牌口碑。

  在产品制作方面,有声书是对书籍内容的二度创作,绝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照着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字识别、语音播报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单纯朗读原文的主播很可能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替代。因此,发挥人类主播在朗读方面的独特优势,孵化培育主播人才非常重要。目前,有声书制作模式包括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和PUGC(前两者的结合)。在UGC和PUGC方面,喜马拉雅致力于打造基于音频的经济生态圈,探索以流量、分成、资本三大维度为主播赋能,通过奖励和扶持计划提高主播的演播水平和积极性。在PGC方面,懒人听书制作团队为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声书寻找主播的故事颇具代表性。该书中文版自去年年底上市后,销售突破150万册,具备巨大改编潜质。通过从音频创作的角度仔细分析文本,制作团队认为,主人公塔拉有很明显的年龄界限,这本书又是一本回忆性的自传,既要通过声音体现出主人公童年、少年、成年的年龄阶段,又要让听众觉得是同一个人。最终确定下的主播阎萌萌具有丰富的配音经验和童书演播经验,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塔拉处理得惟妙惟肖。

  喜马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喜马拉雅有声书收听报告》显示,有声书用户中Z世代(指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群)占比第一。如何满足年轻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不少有声书平台通过开发广播剧等多样化音频产品,在有声书产品精耕细作上更进一步。喜马拉雅投入超过千万,制作《三体》广播剧,既受到原著作者刘慈欣的高度评价,又让听众感觉“像用耳朵看了一场《三体》电影”。懒人听书近年来与729声工场、冠声文化、方寸无衣配音社等线下声音工作室广泛合作,挖掘匹配声音资源,以广播剧、多播精配的制作手法推出了《局中人》《杀破狼》《夔龙玉》《庆余年》《成化十四年》等产品,受到关注。与一般的有声书不同,广播剧将旁白、对白、音乐和音效融为一体,通过声音场景的建构,还原出原汁原味的现场感,让原作锦上添花。一些广播剧的声音效果甚至达到电影级水准,让听友着迷。

  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全面开展,有声阅读的全场景优势不断凸显,用户量和听书时长不断增加。在有声书制作各环节秉持精耕细作的理念,既是用户的期待,也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有声书:精耕细作出精品

2020-08-05 08: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