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发现、新认定文旅资源超过6万个

2020年07月30日 10:53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全省183个县文旅资源普查结束 四川新美景即将批量亮相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获悉,去年8月开始启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83个县县级层面文旅资源普查已完成,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已报送新发现、新认定文旅资源超过6万个,一大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稀世文旅资源惊艳亮相:

  凉山普昌梯田,媲美中国最美梯田第一队列,因相对高差和坡度的关系,以及多色土壤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呈现出高品质的视觉效果。泸州叙永石庄村,新发现一处大型溶洞,其钙华面积之大、种类之丰富,堪称“天然钙华博物馆”,更有奇特的钙华景观“荧光海滩”。广元朝天望远山上,简直就是一个360°的观景平台——四季皆景,东方遇日出,转身西现晚霞,光所及皆为云海……据了解,这是四川首次大规模开展的覆盖全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县级普查完成后将开展市级层面的抽查认定工作,以摸清全省“家底”,更好地对文旅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及利用,加快推进四川全域旅游发展。

  A

  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工作

  首次摸清全省“家底”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催生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有世界级文旅资源,如大熊猫、三星堆、九寨沟,有600余家A级景区,各类新文旅项目、新文旅地标、新消费场景也层出不穷。

  四川共有多少文旅资源?之前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准确数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客观地讲,之前由于技术手段有限、缺乏全面普查和评判标准的原因,四川从未全面系统地开展过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

  2019年1月,文旅部将四川确定为全国旅游资源普查7个试点省中的一个。四川随即启动普查工作,并将文化资源普查与旅游资源工作同时推进。同年8月,全省首批试点工作在兴文县启动,一次覆盖全省183个县、历时近两年的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在全省各地展开。

  为此,省文旅厅邀请中科院地理所专家,联合川大、社科院等省内科研机构100余名多学科专家学者,研究制定了“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标准”。其中文化资源遵循“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规范,分为文物、非遗、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等六大类;旅游资源参照现有国标,结合文旅融合的趋势,分为地文、水域、生物、天象与气候、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文创产品)、人文活动等八大类。

  B

  全省两万人投入普查工作

  做到“能普尽普、应普尽普”

  据了解,此次普查工作坚持“普调结合”的原则,对省级部门管理的资源采取调查方式,对各地资源采取现场普查方式,做到“能普尽普、应普尽普”。

  这么一项从未有过的浩大专业普查工作,谁来组织开展?为此,四川省文旅厅牵头成立了省级普查办、专家委员会,确定了技术总包单位,组建了千人外业工程师指导队伍,并建设了普查平台。市县两级成立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各县组建了普查队伍。据统计,全省投入文旅资源普查工作的所有人员超过两万人。

  普查文旅资源,应遵循怎样的标准?省文旅厅制定了全省普查工作总体方案,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结合四川实际编制了《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试行)》标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手册》,明确了普查目标、任务范围、时间安排、方法步骤,以及普查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技术标准等。

  例如,新发现、新认定文旅资源如何定义?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新发现,包含在已有资料中没有记载的资源,以及虽在当地文献中有记载,但未开发且未列入开发规划的资源。新认定,是尽管已有记载,但其价值明显被低估,或对其价值存在明显偏差的资源;一是对已有景观的新认识,或发现已有景观的其他重要属性;也囊括虽为已有景观,但通过景观组合所形成的全新资源。

  参与本次普查指导的行业专家告诉记者,资源普查涉及面广、周期长、工作复杂,不能一次性全面铺开,因而从兴文、都江堰、峨眉山等8个县(市)分两批开展试点,并逐步向全省183个县铺开普查。

  C

  报送超过6万个资源

  优质资源多

  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已报送新发现、新认定文旅资源超过6万个,其中优质资源超过5000个,一大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文旅资源惊艳亮相。

  在凉山普昌,工作组发现了川南山区里罕见的大面积山地梯田——普昌梯田,这是媲美中国最美梯田第一队列的梯田,因相对高差和坡度的关系,以及多色土壤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呈现出高品质的视觉享受。

  在泸州市叙永县,文旅资源普查野外工作组在石庄村发现一处大型溶洞,其钙华面积之大、种类之丰富,堪称“天然钙华博物馆”,最为奇特的钙华景观是“荧光海滩”,可以说是溶洞景观中的上乘之作。据普查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由于洞穴顶部泉水滴落到地面之后,一层层钙华沉积形成的,水流过的钙华表面反射出柔和的荧光,像极了一排排海浪涌上来又退下去闪闪发光的“荧光海滩”。

  今年4月,在川北广元朝天区李家镇的望远山上,省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人员“发现”了“云海”、云瀑360°全景大片。广元摄影家马建忠说,“望远山就是一个360°的观景平台——四季皆景,东方遇日出,转身西现晚霞,光所及皆为云海,只要雨过天晴,遇见云海的概率为100%。云海时而波澜壮阔,一望无际,时而瀑悬山间,画比水墨。”

  今年3月,专家初步勘探乐山发现一个超大的天然睡佛,睡佛位于峨边县五渡镇境内,由4座山体组成,头部位于西北方向,脚部位于东南方向,横卧于群山之间,绵延于大渡河畔。整个睡佛绵亘约15公里,远超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卧佛——南台山卧佛(长达5200米)。大佛宝相庄严,比例绝佳,饱满的额头、完整的发髻不输乐山大佛。即便是不熟悉佛的人,一眼看过去也能清楚地辨认出佛像的轮廓。

  此外,一大批水利、工业等新业态资源也被列入文旅资源新发现或新认定。此次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将于9月结束,普查成果服务于《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的编制。(记者 郭静雯 吴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四川新发现、新认定文旅资源超过6万个

2020-07-30 10:53 来源:四川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