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11省份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而受损,一些文物单位受损严重。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可以说,每一座古桥、古建筑、古城墙,都见证着历史烟雨,记载着年代风韵,保留着先人智慧。特别是那些名列国保的文物,更有着不可取代的人文价值,一旦遭损就永不可能“昨日重现”。
文物安全,是红线,是底线,更是生命线。“洪水、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对于文物安全来说,没有预案是可怕的,而预案不科学不健全或马马虎虎不落实,其结果也往往是毁灭性的。”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坦言,得保持敬畏之心,文物安全不能寄希望于“亡羊补牢”,再周密全面的灾后抢救修缮,也比不上提前预警的未雨绸缪。
预案是一整套体系,可从人防、安防、技防等层面编制立体保护网,融入现代科技和预警手段。时间上,还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无疑,最牵动人心的是事中阶段。由于灾害瞬息万变,预案往往不可能和实际情况完全契合,所以更考验应变能力、调度能力和执行能力。面对洪水,“抢救式保护”固然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但很显然,目前文物领域亟需增强的是突发性灾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提前预警能力。
正由于大多数文物的不可移动性,面对太多不确定毁坏因素,“事前”预警就更显弥足珍贵。特别是那种能渗透于日常的具体而明晰的保护和避险方案,往往更能构筑起文物安全的“保护伞”。毕竟,凡事预则立,防护更前移一些,应对更周全一些,工作更扎实一些,文物受损概率就会更小一些。
然而,这也是极不容易的。预警机制和日常维护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与当地应急管理等部门如何建立日常协调机制?开展险情排查与风险评估、排查文物单位灾害险情和隐患,怎样不打折扣地落实?基层文物部门专职安全保护人员不足,预案再完美,没有足够的力量执行,也只能扼腕叹息。显然,自然灾害面前,文物屡屡受损,凸显出不单是预案有问题,更让人思考基层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的深层困境。
苍茫江湖、波涛怒卷,汛情依然严峻。唯有痛定思痛,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坚持将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并重,立足长远,真抓实干,才能全面提升文物安全防护能力。
期待与千年文物永远不说“再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