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城市经济复苏的“灯火”

2020年07月09日 16: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立彬

  小暑刚过,夏日似火,从南到北“夜经济”加快有序归来,成为城市经济复苏的标志性“灯火”。

  全国餐饮商家在线指数8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城市商家正在抓住夏季夜间消费机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覆盖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这一指数显示,目前全国约六成餐饮外卖商家晚上10点后仍在营业,约四成商家深夜12点之后依然提供外卖服务。美团根据外卖商家凌晨营业率编制的这一指数显示,全国“夜经济”复苏最快的十个城市是武汉、宜昌、荆州、天津、呼和浩特、南昌、乌鲁木齐、济南、沈阳、北京。深圳的餐饮商家最拼,凌晨过后还有近五成商家在经营外卖,广州、东莞、海口、江门紧随其后。在主要城市中,北京和武汉人晚上点外卖最舍得花钱,西宁、乌鲁木齐、兰州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二三线城市外卖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有的城市正在跻身于“夜经济”的“新一线”。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雨季汛期的到来,对“夜经济”提出更高安全要求。在确保公共卫生同时,露天小摊、外卖夜店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国网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在夜市摆出“小地摊”,确保沿街商户用电、接线安全,随时排查夜市地摊的用电隐患。在上海外滩等“打卡点”,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制订应急预案,节假日坚持入场测温、上岗检查、场所消毒并确保客流稳定可控。

  数据显示,作为外卖夜市最热销单品,6月第一周全国消费了8000万份烤串。美团副总裁、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恢复和消费复苏进程加快。“夜经济”重启提升了城市活力、拓展了消费空间,让不少城市重新散发出烟火气,也成了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夜经济”已经从早期的夜市发展成为食、游、购、娱、体等多元化消费,对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城市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城市经济复苏的“灯火”

2020-07-09 16: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小暑刚过,夏日似火,从南到北“夜经济”加快有序归来,成为城市经济复苏的标志性“灯火”。

  全国餐饮商家在线指数8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城市商家正在抓住夏季夜间消费机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覆盖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这一指数显示,目前全国约六成餐饮外卖商家晚上10点后仍在营业,约四成商家深夜12点之后依然提供外卖服务。美团根据外卖商家凌晨营业率编制的这一指数显示,全国“夜经济”复苏最快的十个城市是武汉、宜昌、荆州、天津、呼和浩特、南昌、乌鲁木齐、济南、沈阳、北京。深圳的餐饮商家最拼,凌晨过后还有近五成商家在经营外卖,广州、东莞、海口、江门紧随其后。在主要城市中,北京和武汉人晚上点外卖最舍得花钱,西宁、乌鲁木齐、兰州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二三线城市外卖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有的城市正在跻身于“夜经济”的“新一线”。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雨季汛期的到来,对“夜经济”提出更高安全要求。在确保公共卫生同时,露天小摊、外卖夜店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国网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在夜市摆出“小地摊”,确保沿街商户用电、接线安全,随时排查夜市地摊的用电隐患。在上海外滩等“打卡点”,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制订应急预案,节假日坚持入场测温、上岗检查、场所消毒并确保客流稳定可控。

  数据显示,作为外卖夜市最热销单品,6月第一周全国消费了8000万份烤串。美团副总裁、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恢复和消费复苏进程加快。“夜经济”重启提升了城市活力、拓展了消费空间,让不少城市重新散发出烟火气,也成了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夜经济”已经从早期的夜市发展成为食、游、购、娱、体等多元化消费,对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城市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