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记者 魏金金)“经济上的脱贫可以量化,但精神上、文化上的脱贫其实是很漫长的,小康之后,我们的文化建设能不能同步跟上?在考核那些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地方,有没有相应的文化考核指标?”在1月4日举办的2020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部部长范周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部部长范周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文化小康同样不能落下。活动现场,范周着眼于文化小康的发展目标,通过一系列鲜活案例和地方实践,清晰梳理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范周表示,在文化小康的建设要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要理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从一开始进行文化产业发展,包括文化建设就提出来的要求。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当中,对这一点强调的更加明确,而且态度更加坚决。我们现在很多的文艺作品,包括文化产品,有一部分是市场效益还可以,而且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来看待和如何来引导”范周以主流观众覆盖90后、00后,包括一大部分80后的网剧的发展为例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
其次,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各种考核指标和刚性的政策驱动上,应该说还有一块很大的增长空间。”以浙江安吉为例,作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以绿水青山绘就文旅融合新图,近年来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融合,宁可暂时减缓致富步伐,也不破坏生态,成为他们的基本原则。“在这个过程当中,参与小康建设的主体(当地的老百姓)的实际获得感和受益应该要很好考虑”。
再者,要处理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中高端文化需求。“现在我们基本公共文化,就是保底的这一部分的水平,应该是相当得低,有人说对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很重要。但是对很多中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国家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渠道、内容应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一个南北东西差距特别大的背景下,应该兼顾到中高端文化需求市场。而在这个市场发展当中,其实还是应该落实到整体设计上,在顶层设计上兼顾社会不同层级的需要。”在范周看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升级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其实给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品的供给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最后,要处理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文化的关系。李子柒的爆红推动了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同时也提醒我们反思一些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其时效性到底有没有达到我们预期想要达到的效果。中国每年约有1.6亿人出境旅游,约1.4亿人来华旅游,包括几十万外国留学生,这些都是最好的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他们都是最好的传播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要研究的不是文化本身的东西,关键是传播过程中要传播到点子上,让大众到分众当中更加精准地去传播。在吸收过程当中,双向之间的互动也是必须的。”
扫描二维码,观看2020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直播回放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