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找准定位让老商圈重焕光彩

2019年12月26日 10:39    来源:北京日报    范荣

  原标题:找准定位让老商圈重焕光彩

  近日,王府井步行街迎来“二次开街”:原来止步于金鱼胡同的步行街向北延长344米,整条街共达892米。开街当天,“金街过大年”活动一并启动。

  随元大都修建成形,历经元明清民国等时代演变,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王府井一直是老北京商业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同历史断面的空间商业叠加,也使得这条老街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街”,始终如磁极一般汇聚着商贾市井、名人访客。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老街几度蝶变,历次都引领风气之先。1955年,我国自行设计并投资的第一座国营百货商场——王府井百货大楼建成,许多北京人的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都购自“新中国第一店”。同时,新的文化功能也逐渐入驻王府井,为这一时期留下了诸如首都剧场等独特的空间遗存。1999年,这里再次改造升级为步行街。此番北延再“开街”,可以说是王府井从单一步行街向文化、商业、旅游融合的街区又迈进一步。

  近年来,京城不少老商圈相继来到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西长安街上的长安商场,建国门外的赛特购物中心,公主坟的城乡贸易中心……这些开张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百货商场,或凭高端品质,或靠打折促销,或以迥异于国营老柜台的崭新消费环境,一度俘获了大批消费者。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消费需求急速迭代,特别是电商平台加剧竞争,传统百货商场日渐式微,在一些点评网站上被贴上“落伍”标签。为适应形势新变,今年本市商务局制定了“商业服务业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用3年时间重点对全市商圈提档升级。此番王府井步行街北延,可以说既是落实规划的有力举措,也为老商圈转型提供了一例生动样本。

  老商圈转型如何破题?解剖王府井步行街这只“麻雀”,一大秘诀就是早早抛弃过往单体商场的路数,打造多元化综合街区。必须看到,今天大众消费早已超越简单“买买买”的概念,更多是一种集服务、审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如何激发消费者的“打卡”兴趣才是思考的立足点。具体到招商引流,关键是立足特色定位,力求千人千面、“一店一策”,在差异化竞争中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升级方案。尤其是古都北京,历史底蕴深厚,现代商业街区完全可以通过挖掘历史、寻找空间遗存、串联旅游景点,为自身增加文化深度、强化风貌特色。

  大青砖窄胡同、蜂窝煤、小马扎、绿皮火车……走进王府井步行街的“网红打卡地”和平菓局,一件件老物件一下子把人的记忆拉回上个世纪,不仅感染了老北京,吸引了外地游客,更为商圈增添了人气。放眼望去,京城大大小小的老商圈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商业记忆,更多与旅游景点为邻,找准特色定位,开动脑筋用心挖掘,势必能在古今辉映中续写时代新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北京:找准定位让老商圈重焕光彩

2019-12-26 10:39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