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山东琅琊台考古发掘出秦汉时期排水系统

2019年12月23日 10:38    来源:新华网    李紫恒

  近日,山东省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台顶发现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大型夯土台基、排水系统和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建筑工艺严谨,据此推测在台顶或许曾存在过一座规格较高的大型古建筑。

  今年10月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琅琊台遗址展开考古发掘。琅琊台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处于大遗址保护勘探阶段,许多历史谜团尚未揭开。

  琅琊台遗址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包括位于山顶的夯土台基(大台)和海边的夯土台基(小台)两部分,两处遗址主要围绕秦汉时期琅琊文化进行考古发掘。记者在台顶第一个发掘点见到,三组整齐的陶制管道规整排列,管道较粗,管壁较厚,陶水管为两端大小各异的标准件,与现代城市地下排水管件类似。

  联合考古队工作人员彭峪介绍,目前清理出来的陶制管道上下两部分长度约12米,有20多节,每一节管道的体量比较大,长度约60厘米,阔口直径约45厘米。“古建筑排水管道单排比较普遍,两排的也不多,像琅琊台遗址这样三排整齐并列安放,在国内同期考古中极为少见。”

  此外,在相隔不远的第二个发掘点,考古队发现了秦汉时期的石砌地漏。六方大小石块斜面垒砌,中间的石块开有方形小孔。据彭峪介绍,同一时期的全国其他地方遗址发现过砖砌的地漏,但用石块垒砌的非常罕见。根据地漏的形状和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它应该用于室内排水。

  秦汉统治中心主要在陕西一带,琅琊台是山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和秦、汉皇帝巡视活动有关的遗迹,琅琊台在文献记载中是秦、汉皇帝巡视的地方,通过考古发掘,不排除这里曾经存在一处规格较高的皇家建筑的可能,且与皇帝活动直接相关。

  琅琊台上是座什么样的皇家建筑?目前业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秦始皇三次登临琅琊台,曾建过一座辉煌的行宫,还有人说秦始皇建的是祭台。2019年首次正式对琅琊台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意味着秦始皇三巡琅琊台的千年之谜,将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慢慢还原历史真相。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山东琅琊台考古发掘出秦汉时期排水系统

2019-12-23 10:38 来源:新华网

  近日,山东省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台顶发现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大型夯土台基、排水系统和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建筑工艺严谨,据此推测在台顶或许曾存在过一座规格较高的大型古建筑。

  今年10月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琅琊台遗址展开考古发掘。琅琊台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处于大遗址保护勘探阶段,许多历史谜团尚未揭开。

  琅琊台遗址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包括位于山顶的夯土台基(大台)和海边的夯土台基(小台)两部分,两处遗址主要围绕秦汉时期琅琊文化进行考古发掘。记者在台顶第一个发掘点见到,三组整齐的陶制管道规整排列,管道较粗,管壁较厚,陶水管为两端大小各异的标准件,与现代城市地下排水管件类似。

  联合考古队工作人员彭峪介绍,目前清理出来的陶制管道上下两部分长度约12米,有20多节,每一节管道的体量比较大,长度约60厘米,阔口直径约45厘米。“古建筑排水管道单排比较普遍,两排的也不多,像琅琊台遗址这样三排整齐并列安放,在国内同期考古中极为少见。”

  此外,在相隔不远的第二个发掘点,考古队发现了秦汉时期的石砌地漏。六方大小石块斜面垒砌,中间的石块开有方形小孔。据彭峪介绍,同一时期的全国其他地方遗址发现过砖砌的地漏,但用石块垒砌的非常罕见。根据地漏的形状和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它应该用于室内排水。

  秦汉统治中心主要在陕西一带,琅琊台是山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和秦、汉皇帝巡视活动有关的遗迹,琅琊台在文献记载中是秦、汉皇帝巡视的地方,通过考古发掘,不排除这里曾经存在一处规格较高的皇家建筑的可能,且与皇帝活动直接相关。

  琅琊台上是座什么样的皇家建筑?目前业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秦始皇三次登临琅琊台,曾建过一座辉煌的行宫,还有人说秦始皇建的是祭台。2019年首次正式对琅琊台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意味着秦始皇三巡琅琊台的千年之谜,将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慢慢还原历史真相。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