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文化馆是大爷大妈下棋写字、小朋友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群众不定期参与或观看表演活动的地方,很少有人把文化馆与数字化、互联网等一系列现代化服务联系在一起。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在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馆系统建设处于设施落后、经费不足、人才匮乏、服务手段单一、设施利用率不高、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的疲软状态。而要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还需要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反思和系统化改革。
众所周知,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文化馆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十分薄弱。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馆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相比,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低。一方面,长期以来,文化馆馆员普遍是具有艺术特长、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他们善于开展和指导群众文艺创作,长于策划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但数字化、信息化的意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强化规范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及时收集群众需求、构建反馈机制等一直是文化馆长期存在和亟待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
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两个省级群众艺术馆之一的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原北京群众艺术馆),60多年来因为一直没有固定场所,不仅在有效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上存在诸多障碍,而且在内部管理上的困难也比较突出。今年初,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的文化需求重心向线上转移的大趋势,在整合文化资源基础上建设的北京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正式运营,不仅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增加了一条“高速公路”,也迈出了文化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坚实一步。
然而,在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党总支书记王维波看来,要让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其基础与前提是要从根本上提升文化馆内部的办公效率和自身的数字化意识,规范内部科学管理。为此,作为北京数字文化馆平台的模块之一,该中心开创性地开发了适用于文化馆系统内部业务开展和管理规范的OA办公系统。这套OA办公系统拥有14项功能,包括PC和手机两种终端,着力管理馆内方方面面的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运行和反复调试,馆员普遍认为这套系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对此,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办公室主任刘超深有体会:“办公室是单位综合管理的枢纽部门,文件的上传下达、办事办会常常会遇到棘手的事情,要及时处理和请示,采用这套OA办公系统,这些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从前,馆里的大事小情都得靠纸质文件签批,本来文化馆的人就经常需要外出,哪个环节的人不在,工作都得停滞,工作的推进全都浪费在了等待上。现在大家在手机端就可以及时有效处理,再不会因为异地、无办公设备等原因耽误工作了。”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创作辅导部的主任,申静今年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北京地区征集、评选一批优秀的群众文艺原创歌曲作品。从4月初征集活动启动到前不久的精品节目汇报演出,各环节所需提交的文件申请、报批等,她都是通过OA办公系统搞定的。“系统大大节约了大家的时间成本,让业务骨干有更多的时间将群众服务做好。”申静除了在线下组织了一台精品节目汇报演出外,她还通过OA办公系统申请在北京数字文化馆进行线上直播,超过30万人次的群众在线上观看了演出。
作为这套OA办公系统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网络信息部主任李楠说:“这套系统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建立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内部管理系统,我们还在不断拓展它的功能,使其成为服务北京16个区级文化馆、辐射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业务办公管理支持系统。”
如李楠所说,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实现了支持北京地区四级文化馆系统开展服务配送、网络直播、文化志愿者管理等业务的在线办公。不仅申静可以在线申请某场活动的网络直播支持,北京各区县文化馆组织的活动想实现网络直播,也能通过OA办公系统直接提交申请,不再需要专人拿着盖章的文件专门跑一趟了。“要实现全市文化馆系统活动的多地联动,不仅需要机制建设,还需要一种工具让这种联动、互通变得更加便利、有效,文化馆的OA办公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它让信息的传达更准确、对等,让大家的工作配合更高效、密切。”李楠说。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行业需要插上信息化、数字化的翅膀。作为全国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北京数字文化馆平台探索的建设新思路以实用性、高效性为主要发展方向,让数字文化馆不仅是群众文化的展示平台、数字资源的服务平台,更是文化馆内部办公和管理的重要平台。通过提升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从业者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觉性,推动了文化馆行业从根源改造,进而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