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夜经济”:多元业态释放消费潜能

2019年12月09日 07:5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曹继军

  编者按

  “夜经济”悄然兴起,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激发了新的商机与城市活力。由于城市文化的差异,“夜经济”也散发着不同的韵味。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聚焦都市夜经济”系列报道,描绘不同地域人们夜间生活消费的新图景,探索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华灯初起,江风轻拂,行走在申城楼宇街巷间的人们,便一步迈入了“夜上海”。定西路的美食一条街香飘四溢,大隐书局深夜的灯光温暖静谧,杨浦滨江步道上的跑者挥汗如雨,安福路上从剧场结伴走出的年轻人在梧桐树下洒下笑声……

  这是上海的夜晚,弥散着都市的烟火气息和时尚味道。夜间经济的繁荣,正让曾经的“夜上海”焕发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说:“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是优化供给、实现商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多元业态激活上海优势

  夜经济只是大排档撸串吗?在上海,夜经济包罗万象。

  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第十三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开展。首次利用的先进灯光及AR技术,为游客开启夜间赏菊新模式。

  两家老牌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与国泰电影院,成为上海首批“24小时影院”,让“深夜加班族”有了更多观影的自由。

  中国首个“特色夜间野生动物园”,100多种近5000头(只)动物,与游人在动物王国里邂逅。

  “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试点夜间开放工作……

  多姿多彩的夜生活,让城市的夜晚流光溢彩。“夜上海”数条地铁路线逢周末延长运营时间;“深夜商场”不断涌现。

  上海小吃街经过整顿后,以崭新的面貌重现街头;晋江天堂夜市打出了“让食客们不出上海”的口号;新天地是上海首批“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当夜幕降临,各国语言杂陈,各具特色的酒吧餐厅座无虚席。

  刚刚结束不久的2019上海旅游节“点亮了”申城夜晚:10月2日夜晚的外滩区域创下22万人次瞬时客流新纪录;“巨鹿路158美食夜市”“锦江乐园夜市”“扬子江德国啤酒节”“静安国际起泡酒节”人头攒动……据统计,吸引超过上万人次参加的旅游节夜场活动有上百场,有力拉动了上海的夜间消费。

  上海培育“夜经济”的效果正在显现:7月,《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上海“夜消费”领跑全国。

  “东方夜巴黎”的繁荣延续百年,如今商、旅、文,夜间消费场景进一步融合,一站式消费已成趋势。

  集聚区集聚“夜经济”潜能

  已经开业20年的宋记香辣蟹曾是许多上海人的记忆。1999年,当老上海人还沉浸于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中,宋记香辣蟹创始人老宋推出海派川菜,抓住了引领上海人吃辣的商机。最近,“夜经济”的浓郁氛围让老宋信心百倍,决定老店重开,对店面作了全新装修,希望继续赢得年轻人的喜爱,把小店坚持做下去。

  夜间经济源于大都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概念,在当前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抢抓“夜经济”,助推经济新引擎,上海嗅觉敏锐,动作迅速。

  今年4月,上海市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建设具有“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的夜生活集聚区定规矩。

  9月20日,上海市商务委发布了首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涉及黄浦、浦东、杨浦、徐汇、静安、闵行6个区,夜间经济动能十足。

  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围绕“一带、五圈、多点”布局,铺展开了一张浦东夜间经济热力图。“一带”指浦东滨江带即聚焦黄浦江东岸沿线22公里;“五圈”指重点商圈;“多点”指夜间生活便利化服务设施。这“一带、五圈、多点”将国内外中高端时尚人群及周边地区工作和居住人群“一网打尽”,都纳入到了自己的服务范围。

  黄浦区探索24小时活力街区建设,致力于将整个街区打造成一个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商场”。探索夜间“外摆位”制度,推出了首位“夜间区长”和首批“夜生活执行官”。

  自发成长起来的“夜经济”聚集区,上海市静安区大沽路的探索很有借鉴意义。据大沽路“商家自治委员会”会长张坚介绍,不过500米的大沽路曾经聚集70多家商户,商居关系紧张时,最高一个月投诉超百件。后来商户们成立“自治委员会”,制定公约、自我管理,最终获得居民和管理者的认同。

  8月16日以来,上海中心区的两条“分时段步行街”——新天地湖滨路活力街区和静安寺安义夜巷先后正式亮灯开放,标志着上海夜经济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服务保障提升“夜上海”温度

  “夜经济”给上海带来了新的生机,“夜上海”也“量身定做”出了种种保障措施以助力。

  交通便捷是促进夜经济发展与集聚的关键。上海公安机关通过设置夜间道路停车场、开辟停车位、“错时停车”、“共享车位”等方式挖掘停车潜能,开放夜间道路装卸货时段等措施,满足群众和商户的实际需求。

  上海市闵行区今年新增20000多个停车位,500个停车共享位置,500个共享充电桩。在上海闵行区的热门商圈老外街和阿拉城,新增的充电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也吸引了一部分居民前来消费。

  安全,是夜生活品质的必需。“服务有感、管理无感”,公安部门以视频、实兵相结合的巡逻模式,为夜间经济营造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对承办者在同一场地举办相同内容的多场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实行一次性许可,承办者只需每年度内一次性提交申报材料。今年9月上旬,上海警方推出《上海公安机关促进本市夜间经济发展“八条举措”》,服务、支撑夜间经济发展,为“夜经济”加温。

  对于许多餐饮店来说,夏夜外摆位的营业额甚至超过全年营业额的一半。针对部分餐饮店和酒吧需要在夜间做跨门经营的情况,城市监管部门不断研究制度的创新,允许一些企业在规划范围内推出室外摆位跨门经营。

  为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支持浦东新区先试先行,联合浦东新区商务委和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率先制定浦东商务委《夜间经济示范点运营规范》(试行)机构标准,这也是首个关于夜间经济的机构标准。

  上海市商务委等九部门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目前上海全市15位“夜间区长”、85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已经上岗。

  “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发展夜间经济,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夜间经济的发展让上海这座城市更有温度。”上海市商务委商贸处处长孔福安说。

  专家点评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伟:

  繁荣活跃的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形态,以餐饮、文化、游览、购物等多元商业形态构成的夜间经济,既是促进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城市文化特色和发展品位的重要标识。时代广场、百老汇、布鲁克林构成了纽约夜间经济的文化地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都形成了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夜间经济模式。在需求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夜间经济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新时期。北京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广州提出“广州之夜”品牌目标,上海充分发挥城市底蕴、文化特色、创新活力和开放高地等优势,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夜间经济形态,使“夜上海”成为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新名片、新标识。长三角地区一座座不夜城的兴起,成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记者颜维琦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曹继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上海“夜经济”:多元业态释放消费潜能

2019-12-09 07:57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