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势头强劲的产业高地,为经济建设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特色小镇培育尚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部分地方仍存在不注重特色的问题,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产业结构、文化底蕴、项目定位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有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前期数量贪多、规划求大、进度求快等负面影响渐渐凸显。
各地方建设特色小镇必须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应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发挥“扶上马,送一程”的效应,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竞争机制,通过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在创新创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热情和动力,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建设特色小镇要做好“特”字文章。各地方建设特色小镇要强化规划,坚持多规融合,优化功能布局,深挖、延伸、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和社区等多种功能,根据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产业格局,设计主题突出、特色明显、体系完备、层次结构分明的详细建设规划,多维度展示地貌、建筑、人文和生态特色。加强山水形态、传统民居、民族风情、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因地制宜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山地文化等融入特色小镇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彰显特色小镇独特魅力。
做好特色小镇建设的“特”字文章,要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空间“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路子走,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产业作为目标,差异定位、错位发展,挖掘内涵、衍生发展,倾力打造集产业、文化、体育、旅游、生态、休闲农业等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避免同质化竞争。围绕完善城镇功能,开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体验旅游、教学旅游、健康旅游等更加多元化的旅游功能,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平台,让特色小镇成为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特色小镇的建设要适度而行,强调尊重本地文化特点,保护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特别是,特色小镇建设应回归经济属性,回归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的内涵,致力于把特色小镇打造成让公众既能享受城市化便利又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明形态,使之成为城市居民回乡休闲、度假、养老、寄托乡土情结的第二居所。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老外的中国映像:俄罗斯小姐姐笔下的水墨中国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