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凑足“天时,地利,人和” 汉阳深度推进全域旅游——“文旅体”花样融合匠造“新、奇、乐、趣”好生活
8月30日-9月1日,为期三天的军运会女子沙排测试赛即将在汉阳江滩沙滩排球中心打响。届时,前来观赛的观众们将会惊喜地发现,在风景如画的汉阳江滩,除了沙滩排球场,方便群众使用的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步道也一应俱全。
以宜静宜动的城市体验,让群众感受生活的激情与美好,汉阳江滩正是汉阳区打好文化、旅游、体育“组合拳”的一个缩影。
自3月份挂牌成立以来,短短4个月,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高点谋划,深度推进全域旅游,强化文旅融合工作,探索文化、旅游、体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做好“新、奇、乐、趣”四字文章,推动汉阳文旅产业和全民健身事业飞速发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体验感,生活更见品质。
“精致汉阳”提升城市形象
全域形成山水、人文、都市“大景区”
“原来以为汉阳只有几个景点可以游玩,没有想到可玩可看的地方有这么多。”8月3日,游客张先生很是感叹。除了归元寺、古琴台、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等网红景点外,“汉阳的每一条路、每一个湖都有值得驻足把玩的地方,全城处处有景,令人目不暇接”。
汉阳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畅达,产业优势集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汉阳区委、区政府全力落实武汉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市级文化旅游中心区为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诗画山水、人文璀璨、都市风情的禀赋优势,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会展、健康等产业融合,努力开创全域旅游新格局。
近年来,汉阳全区一盘棋,下大气力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精致汉阳”,自我加压,高标准统筹规划,优化环境、功能、交通、服务,整合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档升级,城市形象更加亮眼,让有山、有水、有人文的汉阳成为“大景区”。
漫步晴川大道、汉阳大道、鹦鹉大道、阳新路、芳草路等主次干道,有一步一景之感;全区园林绿化提档升级,街头公园、园林小景、闲置土地改造的“花田花海”美不胜收;水体提质攻坚完成,墨水湖等湖泊及12条港渠变身网红景点,成为居民游客休闲好去处……在全区开展的“‘四个百万’知音行”活动引领下,市民东道主意识和服务热情空前高涨,真诚欢迎各方游客。
“文旅融合”释放产业红利
自然、文化、工业资源提供“硬核支持”
6月10日晚,2019武汉荷花节在汉阳琴台艺术中心启幕,汉阳区同步推出了“荷美汉阳”系列文旅产品及“来武汉,到汉阳,过周末”夏季四条主题游线路,以“荷”为媒,推进文化品牌深耕,助推企业和文创产业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成为近年来文旅融合的共识。当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更加注重体验旅游带来的文化享受。一个节日、一个活动,能带给游客“留下来”的理由,直接拉动更多旅游消费。
“汉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除了‘知音’‘汉阳造’两大文化IP外,还有工业文化、桥梁文化、健康文化等诸多资源,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硬核支撑。”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汉阳区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啃下江面码头拆除、龟山整治复绿等“硬骨头”,同时培育打造“旅游+文化”新产品,5月份在全市率先试水工业旅游,让游客在汉阳获得更多新颖、奇特的旅游体验。
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汉阳正在谋划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区、知音主题文化旅游区和归元文化商贸旅游区3大特色文化旅游区,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2’,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产生‘1+1>2’的效果。”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在她看来,文旅融合相得益彰,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
这种“互补”最直观的效果就反映在工业旅游的繁荣上,汉阳不少工业企业已尝到了甜头。
叶开泰中医药文化街区开街一年来,将工业文化与健康文化相结合,积极打造工业旅游网红景点。街区按照“非遗+国医+旅游”的模式,立足“以文化为核心、以工业为依托、以医养为特色”,积极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
附近的黄鹤楼酒业同样感受到了文旅融合释放的红利。近年来,厂区改建了3700余平方米的“黄鹤楼酒文化博物馆”,将原有的生产设施打造成“御酒粮仓”“辛氏酒馆”等景点,同时新建了一批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白酒文化工业旅游景区,1年多来已经接待游客近3万人。
“互联网+”智能管理健身场
“10分钟健身圈”打造汉阳“健康游”新品牌
打开手机,点开App,输入自己的位置后,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健身场地和各种健身器材都会瞬间显示在手机上,任人选择。游客王先生是健身爱好者,白天在汉阳游玩一天后,通过手机端简单操作,几分钟就找到了心仪的健身场馆,10分钟内就抵达场地,让他大呼方便。
带给游客便利的,是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和市场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款名为“昊管家”的App,目前已录入汉阳区健身场地200余块,健身器材3000余件,打造“10分钟健身圈”,这是汉阳文旅人在智慧文旅产业上的试水,下一步将在广度、深度、力度上作进一步探讨,目标全覆盖。
“规划中的墨水湖体育公园也将建成一条高标准智能步道。”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通过智能健身步道系统的智能化平台,实现客流统计、智能计步、卡路里计算、智能心率等功能,为游客提供精准健身数据及指导。
支撑“10分钟健身圈”的,是汉阳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
7月31日,汉阳区洲头街夹河路西侧的一块足球场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全市首批建成投入使用的社区足球场之一,“汉阳区今年规划将建26块社区足球场,目前已建成6块,数量居全市第一”,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今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踢球快乐。
永丰街磨山社区原有一处闲置土地,在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改建成了社区健身中心,“每人每天花费只要0.7元,可享受的健身项目很多,吸引了社区及周边3万余人。”社区负责人说。
该项目首创省、市、区、村共同出资的建设模式,成立专业公司对健身中心进行管理,提供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调研后认为,“磨山社区模式”解决了社区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是新全民健身工程的典范。
近年来,汉阳区加大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已建成社区室内健身俱乐部22个,各类体育场地1111个,规划将墨水湖公园打造成为体育公园,在四新片区土地出让中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纳入供地条件。“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好‘10分钟’健身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自在运动。”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实习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