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职业版图”正在不断被刷新。
4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3项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一批新职业入选。
从“职业新生代”到成为国家认可的正式职业,这13项新职业是如何实现的?这些新职业反映了哪些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新职业如何产生
你在网游世界打得热血沸腾,电子竞技运营师正通过分析评估电竞商业价值、策划电竞活动和推广电竞品牌,让电子竞技产业风生水起;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游客照,无人机驾驶员凭着将相机送上天空的本领,帮你捕捉到俯瞰大地的绝美风景……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颁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职业构成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一些传统职业开始衰落甚至消失,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
2015年7月,新修订的《大典》颁布,其中,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1999年版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9个中类和21个小类,新增了快递员等职业。
“2015年版《大典》颁布近4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滋生孕育出新职业,亟须重启新职业信息发布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3日表示。为此,人社部组织职业分类专家,严格按照新职业评审标准和程序,从有关申报单位提交的新职业建议中评选出来,经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确定并最终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
“所谓新职业,是指《大典》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的职业。此次发布的13项新职业均符合上述要求,且具有比较清晰的职业内涵,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带来诸多收益。”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分析指出。
新职业新在哪儿
这13项新职业具体有何特别之处?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批新职业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高端专业技术类新职业、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衍生新职业。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该负责人说,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4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这些新职业属高新技术产业,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
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同比增长6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691.6亿元,增速达34.32%。
与此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采用,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也越来越智能化。例如,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对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系统运维员的需求剧增,使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一线的新兴职业;随着大量无人机的使用,使无人机驾驶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职业。
此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也衍生出大量新职业。如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物联网安装调试从业人员需求量激增;而随着近几年电子竞技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职业化也势在必行;在农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猛,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需求旺盛,农业经理人也由此应运而生。
新职业大有可为
发布新职业有什么用处?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布新职业信息将有助于促进就业创业、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以及完善我国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
“新职业的不断发布有利于形成积极导向,为人力资源市场及其服务的改进完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调整和教学方法改革、年轻人求学、劳动者就业等提供有益引导。”苏海南认为。
对于年轻学生来说,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可能会更加广阔。2018年6月11日,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年,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属于失业量较小而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需求增长型专业。
“未来,新职业将成为传统职业的一个重要补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伟国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就业形态的涌现,既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就业领域的反映。“依托互联网新业态,未来必将有更多新职业陆续涌现,这些新职业将共同构成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和百姓高品质生活的中坚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