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文明积淀,是文化基因的生命记忆。
物换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目标,成了非遗传承的首要挑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发展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日前,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名单公布,在12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中,我省部分高等院校、中小学入选。集纳莘莘学子,又拥有丰富的文化学术资源,学校特别是高校,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中担当起特殊使命,为培养更多更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做出积极贡献。
传承
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校园
3月27日,在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非遗传承基地,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迎来了本校的体验者。据工作室校方负责人王明昱老师介绍,近期学院组织教工进行研学产品的体验,通过观赏夏布绣作品、感悟夏布绣文化、学习夏布绣针法、制作夏布绣作品,对课程设计和研学服务提出建议。下一步,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将逐步对外开放,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服务。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夏布绣,俗称“麻布刺绣”,源于北宋,流传于我省民间尤其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夏布之乡”新余市。质地粗犷、古朴的夏布,与精巧、细腻的绣工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质感强烈、色泽典雅,颇具水墨丹青之神韵。
将夏布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江西旅游商贸职院可谓抢占了先机。早在2015年,学院就和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大师进行接洽,聘请她为客座教授,从非遗传播、技艺传承、创意产品研发、培训课程设计、对外交流参展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学院投入3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220余平方米的场馆,2018年5月1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该学院正式挂牌。
江西旅游商贸职院党委书记赵恒伯说,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就是要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及培养平台,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开发创新夏布绣向旅游产品、家纺、服饰方向市场化实用型转变,同时对接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课外实践,建立科学的技能训练体系和常态培养机制,更好地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
挂牌仪式上,2017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陈小朵、唐园荣等12位同学,恭敬地向张小红大师行拜师礼,成为首届夏布绣学员。学员们说,在张小红大师和绣娘身上,不仅学习到了技艺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更学习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艺和身心得以双修。
据介绍,学院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后,积极开展培训、研修、交流、攻关等活动,组织非遗教育体验活动,举办夏布绣非遗文化推广及教育活动,免费接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团体参观体验人数已过6000余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传承及相关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江西夏布绣为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课题、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研究编写《夏布绣技艺技法》培训教材一册,出版《张小红与她的夏布刺绣艺术之花》《学习之星》等音像品,真正做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传播有温度、有质感的非遗,激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增强非遗保护的自觉性。
实践
为非遗创造性转化插上翅膀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非遗传承的直接目标。
在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稻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展示的五谷粮食画,勾勒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幸福美景。小米、红豆、绿豆等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植物种子,通过选粒、浸药、风干、晾晒、粘接、定色、装框等科学工艺流程,被制作成了颜色自然天成的五谷粮食画。学院粮食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占剑华表示,稻作文化是千百年来勤劳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粮食画,是稻作文化的艺术体现,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工贸职院作为我省唯一一所粮食高等院校,办学55年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江西自然禀赋、历史人文、资源环境以及自身粮食行业办学特色,以粮食文化为根魂,以五谷粮食画为载体,不断创新稻作文化非遗传承教育的理念、形式与方法。据该院院长雷筱芬介绍,针对非遗传承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缺乏体系性、重技艺和经验传授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学院深入开展系统研究,自2013年11月起,提出了“双五”理论观点——“五品转化,五育并举”的稻作文化非遗传承教育理论,并不断总结完善。
“五品转化”即人品转化成匠品、匠品转化成作品、作品转化成产品、产品转化成商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五谷粮食画创作主题构思,立德铸魂培育高尚人品;厚植追求卓越与勤业精业的匠品;形成知行合一、以艺载道的作品;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把作品开发成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最终成为满足人民生活的商品。同时,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五育并举” 教育目标,坚持明德引领风尚,以美育和劳育为抓手,让稻作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非遗有效传承与活态传承的良好氛围。
江西省占剑华五谷粮食画技能大师工作室2018年在该院正式挂牌,今年成功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近4年来,学院共培养了高端五谷粮食画教育者56人,为5678名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培养了369名专业人员,125名技艺精英;开展社会交流活动162余场,38万多人次参与;学生参加校外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1人次,省级奖项165人次。学校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先后受邀参加2018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第二届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等活动,接待省内外126所高校前来观摩、交流,获得高度评价,有力地推动了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扩大了江西稻作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稻作文化非遗项目实施以来,不仅在育人育才上见成效,而且在服务社会中有大作为。2018年,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五谷粮食画相关产业年营业额达580万元,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依托非遗技艺精准扶贫,学院先后在上犹县、弋阳县开展“粮心扶贫、粮艺传情”扶贫活动,帮助老区人民掌握五谷粮食画制作技能,走上技术脱贫之路。
研究
打造非遗传承创新发展平台
学校是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沃土。放眼省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非遗保护事业。
在此次公布的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名单中,宜春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上饶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新余学院、九江学院等入选为非遗研究基地,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学院、南昌职业学院、豫章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等入选为非遗传播基地。
与传统的非遗技艺传承方式相比,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环境和创新平台等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集中了诸多学科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能够帮助非遗技艺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突破原有束缚,广泛传承,创新发展。
东华理工大学以徐国华教授领衔,整合文法学院、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的学术资源,在地方戏曲与非遗文化研究与传承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成功入选非遗研究基地。据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文辉教授介绍,非遗基地研究重心在于地方戏曲,重点关注傩戏、孟戏与地方祭祀文化,采茶戏与地方戏曲表演,弋阳腔、宜黄腔与戏曲声腔遗存等领域,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做好江西地方戏曲文献整理、江西地方表演影像数据库开发、非遗传人口述资料汇报等基础文献工作,创新研究方法,拓展地方戏曲研究空间。推动校园非遗文化建设,建立地方戏曲展播室,整合学术资源,开设《江西戏曲文化》校本课程,依托抚州汤显祖戏剧节及国际文化交流月活动平台,组织学生与国外剧团及学校团体开展戏剧工作坊活动,推进江西戏曲非遗文化的国际交流。
江西财经大学集合学科、师资、科研等优势,构建起一支跨学科、多元化、复合型的非遗研究队伍,为非遗产研究基地提供固定场所和开展科研活动必备的基础条件,确保每年科研资金投入。邀请国内非遗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对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方面进行指导。学校教师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获得文化部等高层次非遗研究课题4项、省级课题18项、专著7部、论文40篇。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后、传承有序,“非遗+高校”模式,是一条现实路径。我省高校正在构建区域性非遗传承体系,努力抓好学术和教学两个团队建设,探索多元课堂,夯实传承平台,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写上了厚重的一笔。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