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与3月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开放日相同的是,在座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媒体记者,最关注的依然是粤港澳地区的发展问题。
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更是“金句”频频,从多个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行阐述。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澳门盛世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萧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门经过20年的发展,有很多机遇,未来3年至5年,经济增长和就业都是没有问题的。过去,澳门发展经济结构单一,市场规模小,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于澳门来讲是一个黄金机会,让澳门能够融入国家发展过程中,为企业发展、年轻人就业、双创都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全力推动的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代表团副团长、中国侨联副主席刘艺良告诉记者,澳门要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后,这么短的时间,整个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会议,逐步出台了8项措施。
“港珠澳大桥的资源怎么更好地利用,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能不能一个车牌走遍三个地方,现在澳门开始创新,用电子车牌,香港的车进澳门不用挂澳门牌,使用电子牌。怎么扩大车量行使范围,需要逐步管理规范车辆,降低通行门槛。”刘艺良表示。
当被记者问到今年的议案是否跟粤港澳大湾区有关时,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粤澳工商联会会长施家伦满脸的兴奋,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自己今年提了8个议案,全都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部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和多地成功的实践经验对理顺粤澳合作间出现的问题和难题,深化落实《纲要》,发挥粤澳主体共建提升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实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施家伦告诉记者,当务之急要盘点目前粤澳合作产业园区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和共享机制的创新,做好澳门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与园区所在城市资源整合,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
对于支持中医药产业园发展方面,施家伦表示,可将澳门面向葡语系国家拓展“以医带药”、“以药兴产”的推广模式和发展方式纳入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对外援助安排、中葡合作发展基金、中非合作发展基金等,给相关推广项目及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扩大上述模式在葡语系国家的覆盖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