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色列:新春佳节人气旺

2019年02月11日 09: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正月初六·看看海外中国年】

  近年来,随着中以关系的迅速发展,中以人文交流和文化融合也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以色列民众开始了解和分享中国的新春佳节。

  今年春节前后,许多以色列人同中国驻以工作人员及华人、华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新春佳节。早在今年1月,特拉维夫大学100多名以色列师生与中国留学生在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了春节庆祝晚会,中外嘉宾及师生一起进行了中国春节文化有奖竞猜、吃饺子、歌舞文艺表演等充满年味的联欢活动。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洋告诉记者,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1年,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学生愿意参与春节庆祝活动。他们喜欢吃饺子、贴春联,喜爱中国文化,尽情分享中国春节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近日,在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欢乐春节”新年音乐会同样吸引了包括以色列政府多部门负责人在内的100多名以色列嘉宾参加,他们和中国驻以工作人员、华人、华侨欢聚一堂,共同欣赏由“阁楼北京”音乐组合带来的精彩演出和新春祝福。前来参加“欢乐春节”音乐会的以色列Soli育种公司总裁利布雷奇告诉记者,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场中国新春文化盛宴,他很喜欢中国传统音乐,能让人品尝浓郁的东方韵味,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的独特魅力。他和家人都非常喜爱中国文化,自2011年以来,他们每年新春佳节都会邀请在以色列的中国朋友一起吃“团圆饭”,希望能够给在以色列工作、生活的中国朋友带来“家”的温暖。

  曾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多个城市巡演的以色列著名艺术家吉拉德及其家人,则在2月3日晚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以色列项目的300多名工人一起载歌载舞,欢庆中国新春佳节。吉拉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以色列两国都有极强的家庭观念,在中国春节,中国人会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而在犹太新年,犹太人也会一起吃饭、聊天、唱歌,庆祝新年的到来。

  以色列以华传媒中心创始人裴则男表示,第一次感受中国春节是在20多年前,当时他还在希伯来大学东亚系就读,春节期间,他去老师家里拜访,发现有许多中国学生和其他东亚系师生在一起欢庆中国春节,他被安排帮忙包饺子,那是一个终生难忘的精彩夜晚。裴则男出生在苏联,苏联也有饺子,但那是用特殊的饺子模具机械化地生产出来的。自从那次学会用擀面杖擀饺子皮和包饺子后,他始终坚持用中国的方式逐个包饺子,因为他认为包饺子的过程也是体会节日气氛的重要部分,能给家人带来很多乐趣。

  (光明日报特拉维夫2月9日电 光明日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王炯)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0日 02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以色列:新春佳节人气旺

2019-02-11 09: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正月初六·看看海外中国年】

  近年来,随着中以关系的迅速发展,中以人文交流和文化融合也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以色列民众开始了解和分享中国的新春佳节。

  今年春节前后,许多以色列人同中国驻以工作人员及华人、华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新春佳节。早在今年1月,特拉维夫大学100多名以色列师生与中国留学生在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了春节庆祝晚会,中外嘉宾及师生一起进行了中国春节文化有奖竞猜、吃饺子、歌舞文艺表演等充满年味的联欢活动。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洋告诉记者,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1年,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学生愿意参与春节庆祝活动。他们喜欢吃饺子、贴春联,喜爱中国文化,尽情分享中国春节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近日,在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欢乐春节”新年音乐会同样吸引了包括以色列政府多部门负责人在内的100多名以色列嘉宾参加,他们和中国驻以工作人员、华人、华侨欢聚一堂,共同欣赏由“阁楼北京”音乐组合带来的精彩演出和新春祝福。前来参加“欢乐春节”音乐会的以色列Soli育种公司总裁利布雷奇告诉记者,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场中国新春文化盛宴,他很喜欢中国传统音乐,能让人品尝浓郁的东方韵味,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的独特魅力。他和家人都非常喜爱中国文化,自2011年以来,他们每年新春佳节都会邀请在以色列的中国朋友一起吃“团圆饭”,希望能够给在以色列工作、生活的中国朋友带来“家”的温暖。

  曾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多个城市巡演的以色列著名艺术家吉拉德及其家人,则在2月3日晚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以色列项目的300多名工人一起载歌载舞,欢庆中国新春佳节。吉拉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以色列两国都有极强的家庭观念,在中国春节,中国人会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而在犹太新年,犹太人也会一起吃饭、聊天、唱歌,庆祝新年的到来。

  以色列以华传媒中心创始人裴则男表示,第一次感受中国春节是在20多年前,当时他还在希伯来大学东亚系就读,春节期间,他去老师家里拜访,发现有许多中国学生和其他东亚系师生在一起欢庆中国春节,他被安排帮忙包饺子,那是一个终生难忘的精彩夜晚。裴则男出生在苏联,苏联也有饺子,但那是用特殊的饺子模具机械化地生产出来的。自从那次学会用擀面杖擀饺子皮和包饺子后,他始终坚持用中国的方式逐个包饺子,因为他认为包饺子的过程也是体会节日气氛的重要部分,能给家人带来很多乐趣。

  (光明日报特拉维夫2月9日电 光明日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王炯)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0日 02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