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金融这一新的业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样,中国文化金融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一些倾向与问题,那就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现象,越来越绕开关键的问题,追求眼前的效应,从而使我国文化金融的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发展趋向。对此,我们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分析研究。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回归本源。文化金融服务的发展要最终回到推动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上来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业态不断升级换代,业态的融合发展也可谓是日新月异。与此相对应,当下文化金融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亟需要创新突破。我国文化金融的发展,从起步到创新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业态雏形。但这个雏形与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还是发展的太慢、规模太小。即便如此,在严监管的大环境下,我国文化金融的创新发展还是走到了一个不太稳定、不太确定的发展阶段,挑战与障碍不但多而且大。总体看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以文化金融创新之名,行金融投机之实的现象不少。在烦乱的文化金融创新的口号下,不去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探索,而是更多地关注眼前的效应,追求短期利益,是文化金融的发展出现了浮躁化、表面化、概念化发展的趋势。二是文化金融太多关注于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层面的东西,而对于文化金融的本质关注度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忽视艺术金融发展的本质、本源,而去探索法中文化金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首先希望强调的就是中国文化金融的发展要进一步回溯到文化金融的本质上来。
我们国家今年经济形式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相关的研究分析视角也不断多元化。为此,我们的经济学家及研究者也“发明”了很多新词,像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结构性创新”等等之类的,林林总总一大串,其实质就是如何创新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在中国大的背景下,要谈创新改变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探索寻找新领域、新资源、新机制的这样一些战略性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关注文化金融的发展,就是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事关新领域、新资源、新机制这样的宏观战略问题。而文化金融的发展问题,又涉及到更快、更有效 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所以,谈到文化金融的未来发展,我认为最应该关注的是新领域、新资源、新机制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意义。
事实上,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从理论到实践,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战略取向,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
第一个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不与科技融合,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发展动能。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中,数字化是关键、核心。特别是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基础,是战略。文化科技融合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特别是在文化资源价值的提升方面,可以说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强调文化与金融融合。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涉及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不只是产业业态的丰富,产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而是要看产业的发展能否有效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这个根本问题。如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有效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这样的产业,既是业态很丰富、规模很大,又有什么意义?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线,就是文化资源化、资产化、金融化的进程。也就是说,围绕这一主线,文化与金融的融合一定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由形态不断地向业态转变。现在我们文化产业遇到的很多问题,包括产业园区的发展问题,很多情况都是由政府主导或是一些文化机构主导,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为发展而发展,建构起来的并不是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业态,而是根据主观意愿建构出来的,好看的文化产业形态。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把产业形态转变为产业业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与金融的融合仅仅是一个开始,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发展的潜力与空间巨大。
第三个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强调文化与旅游融合。现在文旅产业红遍大江南北,最容易听到的一个口号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何落实这个口号呢?实践表明,文化与旅游融合最关键的就是,要打破景观旅游的旧有模式,向文化要效益、要深度,那么靠的是什么?答案无疑是文化体验。现在国内的旅游大部分都是景观旅游,哪里有好景、好山、好水、好雪等等,大家来观看,感觉很美、很新鲜、很新奇,仅仅是一看而过,但是每个游客对当地旅游的贡献值很小,主要是因为没有后续的关联的体验消费。现在很多景点都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发展的瓶颈,景区发展得越来越大,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支撑服务设施投入很大,但是收入增长却很有限,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深入的开发是什么?就是要以文化体验为中心进行深入体验游。原来一个游客到景区去看景观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有了文化深入体验的介入,游客可以在景区待一周甚至一个月,对于景区的贡献值也会增大,景区旅游的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文化资源的发掘、发现、发展,既有精神层面的,又有物质层面、产业层面的,我们没有必要以此否彼。民族文化的复兴既需要精神方面的文化与资源,也更需要物质方面文化与资源的支撑,这是我们面向新时期要走的一条路。所以,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在谈艺术金融是一种特种金融。事实上,我们认为,文化金融与传统金融相对比,也可以称之为特种金融,它特就特在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的特殊性,这是文化金融的根本,也是文化金融问题的最根本的根源。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更多地关注文化资源,文化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与创造性转化,尽力避免在文化金融的发展中,更多的是关注文化金融工具和文化金融产品特性,忽视了文化资源本身的特性。文化金融和一般金融产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价值发现的特殊性。这是关键。可是我们现在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大家都在谈金融工具怎么用,产品怎么设计,金融如何支持文化项目。而金融工具和产品的设计与文化资源特性的结合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也是我们文化金融发展不稳定应该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要特别注重发展综合性服务平台。关键是要形成使风险结构化与管控风险的平台机制
我们在发展文化金融的过程中,特别强调需要有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文化金融的突破性进展,目前条件下,还寄希望在这个方面有大的突破。由于文化资源的特殊性,文化金融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服务支撑链条。文化资源要变成资产,需要确权、登记、鉴定、评估等环节的同步完善,产业链条周期比较长。要发展文化金融产品、文化金融业态,必须首先建构文化金融综合性的服务平台。特别是在当下,我们国家对文化资源资产化的立法几乎空白,在这种条件下发在文化金融,困难与障碍可想而知。这也是文化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金融形态参与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建构管控分析、识别风险的综合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在一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聚集优势资源,不断在一个点上,突破文化金融发展壁垒,实现新的创新与突破。
三、要谨慎、系统、深入地认知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在文化金融中的应用
在文化金融的创新发展中,一定要谨慎、系统、深入地认知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在文化金融中的应用,切忌拿来主义。特别是不顾文化资源的特质,在风险识别未完成的情况下,而一味地套用金融工具与金融架构,造成金融风险事件发生。当下,我们所看到的不少有关文化金融的风险事件,无不与此有密切的联系。文化金融和传统的金融类别不同,需要建立更加独立、系统的风险识别与风控体系。现在很多文化金融产品都是在纯金融视角与思维下创造的,例如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其设计模式和风控体系主要建立在金融业内对于艺术品风险的认知基础之上,这导致很多艺术品风险根本不被认知,因为从金融的角度上与艺术品市场角度上看风险,是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会存在风险识别盲区。所以,千万不能把金融业的工具和产品想当然地搬到文化金融的领域与业态上,一定要对金融工具进行长时间、多维度的磨合。也就是说,要对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进行有效地磨合,这种磨合主要包括:第一是风险识别,即要对风险有独特的认识与判断,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第二是要进行风控创新。一般的金融企业所建立的风控体系很难适应文化金融的风控要求,要发展文化金融创新业态,必须要建构与新的文化金融业态相适应的风险控制体系;第三是要有文化金融的产品设计和创新的新思维。文化金融的产品创新一定是建立在新思维的基础上,如果还在传统金融的创新思维框架下,文化金融的创新就很难突破。例如潍坊银行在做艺术品质押融资的过程中,就创新性地推出了预收购人制度,很好地解决了银行艺术品质押的评估鉴定风险问题。如果按照传统金融的思维,一味地在找权威的鉴定、权威的评估等问题上不能自拔,那么,这种业务与产品就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也是目前传统金融体系难以介入文化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的认知问题。
四、要推动基于跨界融合为主线的由文化资源由形态向业态、生态转变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基础与支撑业态,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文化金融的立身之地。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与跨界能力很强,其要素很容易与当代设计、当代时尚等理念融合,从而实现跨界,创新新的业态,提升传统业态。所以,我们在发展中国文化金融的过程中,一是要关注跨界融合为主线这样一个前提;二是要推动由文化资源由形态向业态、产业生态的转变的大趋势。要谨防把文化金融的发展,固定在一个圈子里面,我们要积极推进围绕跨界融合主线,把文化资源由形态向产业业态、产业生态转变。通过跨界融合为新型业态、传统产业赋予文化内涵,使其价值大规模提升,这同时也是整个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本文是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西沐在2018年12月24日2018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经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作者更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