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化金融发展正在成长期,从各方面看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两年有较大的结构性波动。政策环境有些变化,规范性要求多了,市场创新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我们对这两年文化金融发展的基本态势还是那个判断:规范与创新的平衡期,谁能做好这个平衡,谁就能异军突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被纳入国家级规划的背景,我们看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金融发展有哪些良好的基础,有哪些特质和基因,能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一、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是文化金融中心集聚区
我们选择文化金融中心这个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发展的基础。文化金融中心城市问题不算是个新命题,今年我们在《中国文化金融蓝皮书2018》中就分析过这个命题。文化金融中心意味着文化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贡献值,意味着文化金融在全球、全国或特定区域的产业影响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就有三个各具特色的文化金融中心城市。
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到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趋势性:一是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创建成为文化金融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起点,这方面已经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是从主观上,发展文化金融已经纳入很多城市的总体经济规划中,是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三是从客观上,我国事实上已经形成数个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形成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有三个基础性条件,即:中心城市地位、金融发展基础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首先,广州市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深圳是我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而香港是国际性大都市,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三座城市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对珠三角、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再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基础。这里有三个金融中心城市,香港是三大国际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是全国性金融中心城市,而广州在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中名列前茅。根据今年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第10期的数据,深圳综合排名第三,处于“上北深”第一集团,广州排名第四,第二集团中遥遥领先,在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等各项指标上均全国的前列。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础非常好。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地。2016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256.63亿元,其中珠三角(不含港澳)约为3500万亿,加上香港、澳门的文化产业约千亿产业增加值,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4500千亿元,这个规模约占全国的14%以上。根据最近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创意指数(CCCI)显示,香港、深圳、广州分居二、三、六位,在要素推动力、需求拉动力、发展支撑力和产业影响力等指标上都居全国的前列。
在客观上,香港、深圳、广州已经是文化金融中心,但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区域贡献值能有多大,影响力和影响半径有多大,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补哪些短板。
二、特质:粤港澳大湾区能为我国文化金融发展贡献三种精神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国家级战略,是新城市群发展战略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文化金融的发展会有怎样的机遇,应有什么样的行动?在大湾区集聚了三个文化金融中心城市,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这三个文化金融中心城市能给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发展带来什么?由此,大湾区的文化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的文化金融事业贡献什么?我看,大湾区的一些特质,具体说来是三种精神,这三种精神比较突出,而恰是我国文化金融发展中所稀缺的。
一是创新精神。文化金融是新兴领域,不是将原有的金融与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简单相加就可以,需要新工具、新模式、新机制,创新在当下尤其重要。自2016年以来,由于金融监管环境和文化政策环境的变化,文化金融领域进入规范与创新平衡期,规范难,创新更难,这时候最能考验创新能力。深圳的创新创业一直都是全国表率,在文化产业方面和金融产业方面都极具创新能力,比如金融科技创新。我经常参加一些会议,但凡是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企业,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深圳。我相信深圳能够为全国贡献新的创新实践,重新注入创新活力。
二是商业精神。文化金融立足于文化产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因为历史、文化的原因,总体上比较缺乏产业精神、市场精神和商业精神,这是文化金融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广州开埠建港较早,是千年不衰世界闻名的商业大都市,具有悠久的商业文化史。在我国的经济地图上,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商业文化最具市场经济基因。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大概是这一地区贡献给中华民族商业文明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到现在为止这些看起来都是稀缺的。
三是开放精神。文化金融发展急需开放精神,幸好我们有个香港,时时在提醒我们到底什么才是开放,什么是国际视野。香港开放时间较早,与国际市场融合度很高,金融行业精英荟萃。大湾区的整体规划中,如何利用好香港的优势,如何发挥使其成为大湾区的优势,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香港仍然还是个“岛”。人才交流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很好解决香港高端人才的引入问题,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的扩大开放、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那么对文化产业和文化金融的发展也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突破点:大湾区的文化金融发展可在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文化金融发展到今天,客观上说已经很不错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机构专业化、融资渠道、政策体系等方面都初见成效。但是现在开始遇到很多瓶颈,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发展不足的因素。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但有瓶颈,若暂不能在政策顶层设计上有所突破,全国的眼光就会看向南方,将希望寄托于这块市场经济的热土。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能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我想可以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以金融科技为支撑,构建文化金融的两大支柱。文化金融的最大痛点在于信用和价值评估,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文化企业征信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这是文化金融的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不是没人做,很多机构在做,但不如人意。这个方面,也是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到底依赖政府还是市场,或者说是以政府还是市场为主,一直是个问题,希望在大湾区能找到答案。但无论如何,这两大支柱必须依赖科技,传统方法和模式不行。珠三角是极具创新活力的地区,在金融科技发展这些前沿性的方面,也一直引领全国。现在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些技术在这两大支柱构建的应用上,已经具有很大的前景,只是缺少长远的规划,缺少经年累月的积累。这个为什么不能做个文化PPP项目?比如版权服务基础设施?我觉得应该寻找那些在这些方面具有长远计划的创新性企业,予以最大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以法人化金融机构为突破,推动金融机构专营化。我国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市场,产业基金发展比较快,而在在传统金融机构的文化金融专业化方面,只有银行的专业化有较大进展。北京、深圳、广州都很多创新,成立了一些专营支行或特色支行,特色支行甚至细分到了电影特色行、动漫特色行,但是目前我国法人化的文化产业银行还没有,文化保险公司(或艺术品保险公司)也没有。专门的文化融资租赁公司、文化担保公司虽然有,但极少。这些方面是不是应该继续有所期待?为什么不?我觉得文化金融领域应该有自己的牌照。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能够立足于传统金融体系挖掘最大潜力,这对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工具为文化产业服务是有好处的。这些方面,很多地区做过努力,之所以少有进展,我觉得不仅是政策限制的原因,很多还是没有找到好的“脚本”,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而且顾虑太多。
三是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中心,重振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最近都在说“科创板”,科技金融发展二十多年,仍然在不断补足短板,文化金融显然需要更加努力。但当前看,一级市场才是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关键。文化金融总体趋势是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变,市场越发达,直接融资越活跃。今年,整体上资本市场遇冷,募资、投资都很困难,很多中小基金挺不住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业大同小异,但一些大型基金活的不错,在“寒冬”里反倒获取了更多机会。所以,在这个周期里,活下来的基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广州、深圳的文化产业类基金规模较大,光是广州的基金规模就超过500亿,而且相对其他地区更具创新精神和坚韧意志,所以我们对大湾区在这一周期中的作为充满期待。
四是以大湾区整体规划为契机,深化大湾区文化金融合作。广州、深圳、香港在文化金融方面各位各的特点,有些人在担忧,三个金融中心如何错位发展,如何不陷入恶性竞争。其实这是不用担心的,因为最终由市场决定,但有一定的统筹和协调机制当然更好。中央决策层提出要“推动大湾区内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那么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金融方面也应有这方面的努力。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要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建立大湾区文化产业金融协作机制,为什么不能打造大湾区国际文化金融创新中心?世界顶级城市群,都是巨型的产业生态系统,除了金融和科技,还要发展文化产业,那么深化城市群的文化金融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金融中心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我在今年年初写过一篇文章,认为2018年能够开启文化金融生态演化模式,主要是认为在机构多样性、资本多样性、产业链覆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空间构建上会有一定的改观。我觉得这个判断现在看起来并不错,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产业界、学术界、政策层的一些化学反应。但这种演化的催化剂还是少了些,相信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部门、各机构会有更多研究、更多的交流平台,推动文化金融发展环境优化,进而推动大湾区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者金巍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峰会上的演讲稿整理,有删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作者更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