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带火红色旅游

2018年12月20日 07:41    来源:人民日报    史一棋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革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教育功能不断强化。

  围绕遵义会议旧址,开展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80号,遵义会议纪念馆静静矗立。从早到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着历史风云。目前,遵义会议纪念馆年接待观众400万人次以上。

  贵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不断完善。贵州省遵义会议纪念馆、习水县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20余个红色纪念馆、陈列馆已全部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红色文化的保护、研究、展示、宣传和利用等工作全面开展。

  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首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为了全面、整体保护革命文物,首先,我们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共复原8处旧址,形成区域保护体系;其次,划定会址周边为核心保护区,在拆迁、建设等方面按照文物保护的规矩办;再次,除了会议旧址本身,我们新建了陈列馆,于2015年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时正式开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吴德坤说。

  遵义会议纪念馆不但保护文物本身,还注重周边环境的全面、整体保护。围绕遵义会议旧址,纪念馆的区域保护体系还包括红军总政治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秦邦宪住处,红军警备司令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邓小平住处,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等旧址。通过走访和查阅历史资料,尽量还原当年样貌。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登记革命旧址33315处,占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24%。在71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旧址有477处,其中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有231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馆藏革命文物超过40万件(套)。

  “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带动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

  组织多地巡展,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贵州省习水县作为革命老区,是四渡赤水战役的发轫地、主战场,红军四渡赤水有三渡在其境内。据习水县文物保护与研究所所长陈聪介绍,为弘扬长征精神和红军精神,四渡赤水纪念馆主办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图片展”曾在上海等多地巡展,“以详实的史料和图片展现了四渡赤水战役中革命先辈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和红军将士的英勇气概。”而该县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也曾参与在北京开幕的“中国妇女儿童十年发展成就展”。

  在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也是各地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习水组织当地博物馆到外地巡展,突出社会效益,每次展览都能取得不错的反响。“这种效果是仅在当地展出无法达到的。巡展在提升传播能力的基础上,还强化了教育功能。”陈聪说。

  娄山关地处遵义市汇川区境内,位于大娄山脉中段,自古为黔北咽喉,地势奇险。遵义会议前后,红军两度占领娄山关,毛泽东在此写下《忆秦娥·娄山关》。近年来,在贵州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遵义致力于对革命旧址的新形态开发与利用。

  去年5月1日,新建成的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据娄山关管理处主任胡俊介绍,该馆采用下沉式建筑风格,地下展厅分为序厅、一战娄山关、鏖战娄山关、主战部队简史等四个部分,“通过图片、实物、现代声光电技术结合,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感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

  观众能在陈列馆中借助VR、AR设备体验战斗经过,还能花168元观看一次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该演出由娄山关管理处开发,外包给社会公司负责具体经营,系红军战斗体验式演出,观众可提前报名,身穿红军军装,上台和其他演员一起体验“枪林弹雨”的激战氛围。

  此外,娄山关管理处还围绕红军主题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策划时的目标受众只是年轻群体,没想到很多中老年游客也很喜欢。手机壳、鼠标垫、靠枕等几款商品很受欢迎,在网店上的销量也不错。”胡俊说。

  打造特色小镇,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除了实景演出和文创产品,娄山关管理处还计划开发红色主题特色小镇。胡俊介绍,目前已建造180多幢建筑用于小镇整体规划,汇聚了丰富的当地民俗,“以往的观光型游览逐渐向度假型转变,带动经济的效应会更明显”。

  在革命文物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除了娄山关,贵州正在积极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其他领域相结合。

  距遵义会议纪念馆不远,有一座高大牌楼,上面“红军街”三个大字苍劲洒脱。跨过牌楼放眼望去,两旁是错落有致的仿古小楼,木栏青瓦,雕花门窗,体现出黔北民居特有的建筑风格。沿街灯箱上的画面,均是红军长征途经地方的照片。

  “这不仅是一条简单的步行街,更是典型的融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文化一条街,斥资2亿多元建成。”遵义市红花岗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樊洪玉说,“不但丰富了旅游生活,也带动了一大批人的创业就业,来遵义的游客一定会去遵义会议会址,到遵义会议会址必然要到‘红军街’感受一番。”

  走出遵义市区,来到56千米外的苟坝,红军曾在这里举行苟坝会议。遵义市播州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世野见证了以苟坝会议为核心的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从初创到成型的全过程:“在这里,村民被纳入相关产业链中,从事旅游接待、景区维护、文物保养等,红色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实现了互相促进。”

  今年,遵义出台了《遵义市文物日常性登录制度(试行)》,今年8月1日起施行。这一制度弥补了现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文物保护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不足,解决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新发现文物如何认定、登录和保护中的实际问题,系全国首个创新性的文物日常登录制度。如何更好地保护革命文物,同时推动创新性发展,遵义一直在探索。

  (王一、白春阳参与采写)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革命文物带火红色旅游

2018-12-20 07:41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