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故宫口红 赢在创意 胜在文化

2018年12月13日 13:18    来源:钱江晚报    雷舒雅

  原标题:故宫口红,赢在创意胜在文化

  最近几年,超大IP北京故宫把自己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网红”,还捧红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果记性不是特别差,都该记得“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2014年可是在朋友圈爆红。一系列“奉旨旅行”行李牌,“上书房”“慈宁宫”的冰箱贴,不同角度会有不同颜色的黑漆嵌螺钿和纸胶带狠狠地吸了一把睛,推动了一波文创潮,只要看一下“故宫淘宝”店的粉丝数就知道了,354万。

  不过这两天,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故宫淘宝”却羡慕嫉妒恨了一把天猫“故宫文创旗舰店”。人家推出了六色口红,不冲里面的珠,单单凭“机器绣娘”制作出的织物肌理和刺绣凹凸感那“椟”,就简直爱煞人。加上“你这个是故宫口红啊”那小资有品的调性,“郎窑红”一夕售罄也就不奇怪了。

  故宫文创+口红,文化+能用,相对价格高,绝对价格不高,入手门槛低,聚合效应立显,赢在创意,赢在文化,的确抢了“雍正”时隔四年的风头,茶余饭后口红可以随时拿出来补补,晃晃。

  说来可气,做得相当好的产品和淘宝店一夜之间被口红盖过,着实不服气,所以“故宫淘宝”发布了一条疑似“打假”的微博,直接呛声“故宫文创”。原来推出成套彩妆的故宫淘宝是故宫下属服务公司的文创企业,而这次推出口红的是天猫“故宫文创旗舰店”,由故宫博物院100%出资成立,所以貌似一出嫡生年纪小的儿子和庶出的争气的大儿子之间的“宫斗戏”。

  产品有竞争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文创产品虽然很特殊,一般都是一个博物馆一个文化单位下属的公司或者外面委托一家公司进行创意设计和定制,商店也一般都在博物馆里面,茶歇时看看买买,往往是垄断的。但是其实文创产品策划创意成本很高,产品又是小众的,一百款产品红了几款能弥补其他款式的缺已经不错了。你看,哪家博物馆不想在文创上做文章,又有几家做热了?文创其实是说起来热闹,盈利很难。但是故宫不同,超级大IP ,而且最近几年传播越做越好,《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大热,互联网时代卖场早就互联了全球,卖场太大了。借助大IP,“故宫文创旗舰店”虽然只有三年,也有188万粉丝。这两家店很多款产品月销都有几百几千,故宫淘宝几款产品月销甚至几万,这么红火的市场,为何不能进行适当的竞争呢?根本不存在这个红了那个活不下去的情况,除非一家的脑洞停止了开张。不出意外,故宫淘宝的这套彩妆也会大卖。

  出去旅游,经常买了半箱子人家的文创回来玩和送人,什么带着达利胡子的铅笔,罗塞塔石碑鼠标垫,有各种标识的咖啡罐······原来博物馆里的东西可以创意做成日用品,一边用一边看。原来只能出去买,现在可以买自己的,人家也来买买买带出去,借助这波“口红效应”,我们的故宫口红这么红,多好!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实习生黄礼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文化类综艺:传统文化“正流行”      2021年08月17日
  • · 技术加持,“国潮”才能行稳致远      2021年08月13日
  • · 上半年文化新业态保持强劲增长      2021年08月03日
  • · 汉服走俏 市场“接招”      2021年06月20日
  • · 宋洋洋:文化科技仍需深度融入乡村      2021年05月27日
  • · 文化交融是历史必然      2021年05月18日
  • · 汉服是文化自信下中国风韵的表达      2021年05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故宫口红 赢在创意 胜在文化

    2018-12-13 13:18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故宫口红,赢在创意胜在文化

      最近几年,超大IP北京故宫把自己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网红”,还捧红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果记性不是特别差,都该记得“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2014年可是在朋友圈爆红。一系列“奉旨旅行”行李牌,“上书房”“慈宁宫”的冰箱贴,不同角度会有不同颜色的黑漆嵌螺钿和纸胶带狠狠地吸了一把睛,推动了一波文创潮,只要看一下“故宫淘宝”店的粉丝数就知道了,354万。

      不过这两天,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故宫淘宝”却羡慕嫉妒恨了一把天猫“故宫文创旗舰店”。人家推出了六色口红,不冲里面的珠,单单凭“机器绣娘”制作出的织物肌理和刺绣凹凸感那“椟”,就简直爱煞人。加上“你这个是故宫口红啊”那小资有品的调性,“郎窑红”一夕售罄也就不奇怪了。

      故宫文创+口红,文化+能用,相对价格高,绝对价格不高,入手门槛低,聚合效应立显,赢在创意,赢在文化,的确抢了“雍正”时隔四年的风头,茶余饭后口红可以随时拿出来补补,晃晃。

      说来可气,做得相当好的产品和淘宝店一夜之间被口红盖过,着实不服气,所以“故宫淘宝”发布了一条疑似“打假”的微博,直接呛声“故宫文创”。原来推出成套彩妆的故宫淘宝是故宫下属服务公司的文创企业,而这次推出口红的是天猫“故宫文创旗舰店”,由故宫博物院100%出资成立,所以貌似一出嫡生年纪小的儿子和庶出的争气的大儿子之间的“宫斗戏”。

      产品有竞争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文创产品虽然很特殊,一般都是一个博物馆一个文化单位下属的公司或者外面委托一家公司进行创意设计和定制,商店也一般都在博物馆里面,茶歇时看看买买,往往是垄断的。但是其实文创产品策划创意成本很高,产品又是小众的,一百款产品红了几款能弥补其他款式的缺已经不错了。你看,哪家博物馆不想在文创上做文章,又有几家做热了?文创其实是说起来热闹,盈利很难。但是故宫不同,超级大IP ,而且最近几年传播越做越好,《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大热,互联网时代卖场早就互联了全球,卖场太大了。借助大IP,“故宫文创旗舰店”虽然只有三年,也有188万粉丝。这两家店很多款产品月销都有几百几千,故宫淘宝几款产品月销甚至几万,这么红火的市场,为何不能进行适当的竞争呢?根本不存在这个红了那个活不下去的情况,除非一家的脑洞停止了开张。不出意外,故宫淘宝的这套彩妆也会大卖。

      出去旅游,经常买了半箱子人家的文创回来玩和送人,什么带着达利胡子的铅笔,罗塞塔石碑鼠标垫,有各种标识的咖啡罐······原来博物馆里的东西可以创意做成日用品,一边用一边看。原来只能出去买,现在可以买自己的,人家也来买买买带出去,借助这波“口红效应”,我们的故宫口红这么红,多好!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实习生黄礼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