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三江传承创新侗族文化
儿童科幻画里的“传统艺术”
11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小学操场上,近百名侗族孩子手拉着手,侗族迎客仪式——哆耶正在进行。有人唱歌,有人吹芦笙,有人跳舞,跳舞的人身着侗族服饰,形成内外两层的圆环,逆向旋转着,操场上一共有11个圆环,“是花朵绽放、繁荣吉祥的寓意。”学校的美术老师廖林宜介绍。
廖林宜在学校教美术已经20年,她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侗族人,1999年从原桂林市师范学校(现更名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就回到了这里。廖林宜觉得,侗族文化是她灵魂的归宿,侗族的大歌、芦笙、侗笛、农民画、鼓楼和风雨桥往往带给她创作的灵感,“以前在他乡,常常梦见侗笛,醒来发现枕头都被眼泪打湿了,我那时就想,一定要回来。”廖林宜说。
她在学校教授孩子们侗族农民画,侗族农民画构图朴实、用色大胆,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因其传统技法比较考究,一开始不被孩子们接受。廖林宜说:“侗族农民画的纸、颜料、技法独特,而且画作内容偏传统的农民生活,好多孩子第一次作画时不得要领,兴致不高。”
“传统的东西有其精髓,但为什么不受现代人喜欢?”后来,她找到了答案,传统艺术主要表现旧时代人们的生活内容,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变了,与传统艺术的表现对象接触减少,感情也就淡了。于是她在教孩子们画画之前,先让他们看大量图片、大量接触传统艺术的表现对象,让他们接受、认可本民族的艺术,“认可是记住的第一步。”她说。
艺术不只是需要被传承,还需要创新。于是她在教会孩子们调色、构图、上色后,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侗族农民画的技法,表现科幻的内容。方法一换,孩子们果然兴致高了很多,一些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近年,有5名学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青少年国际绘画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有一个学生让她印象深刻。那个孩子很爱画画,但家里比较困难,买画笔、买颜料都成问题。孩子却没有因此放弃画画,他用大山上随处可见的树叶、种子、树枝、沙子、石头这些作为颜料,贴在纸上,不花一分钱,便可以形成一幅画。她第一次看到那个孩子的画作時,被震撼得热泪盈眶,“艺术就像野草一样,在贫瘠的大地上也能不断翻新自我,开出狂野的花。”
接受了、认可了、记住了、创新了,然后就是推广。侗族农民画技法和科幻题材碰撞出的火花让廖林宜等美术老师们产生了灵感,他们聚在一起,编写了校本教材《侗族民间美术与儿童科幻画》,每个周四下午放学后,他们会开放两间绘画活动室,让喜欢画画的孩子们前来作画。
除了侗族农民画,其他侗族传统文化也在这所学校被传授。每周三放学后,学校会聘请校外的非遗传承人,教孩子们芦笙、侗笛、大歌、侗戏、剪纸、刺绣等,孩子们热情高涨,常常把教室挤得爆满。
12岁的曹文敏最喜欢刺绣,芦笙也吹得很好,是学校芦笙队的队长。每周三下午,她会带着自己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活动教室,学习侗族的传统文化。
这样做的不止古宜镇中心小学,整个三江县15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全部都有类似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让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形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三江县委宣传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股股长杨胜芹介绍,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获得了中央彩票公益金的支持,除了硬件上的舞蹈室、音乐室、棋艺活动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图书室,负责培训孩子的老师也能获得报酬,孩子们却不用花一分钱。
每逢放学或者节假日,乡村学校少年宫便会开放,让大部分当地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原本枯燥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以古宜镇中心小学为例,今年暑假学校开设了足球班、篮球班和传统文化班,平时放假没事做的孩子们可以来打篮球、踢足球、学侗族传统文化,足足做了一个月。”杨胜芹补充,今年儿童节,这所学校作为广西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实施的唯一代表,上了央视。
在这里,侗族文化找到了传承的路,那些被大人们不慎遗落的东西,又被孩子们拾起。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