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击自媒体洗稿不能只靠技术
机器算法虽然效率高、准确可靠,但是缺乏价值观,无法从稿件的思想内涵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判断,最终仍然要依赖人工审核
千字10元至30元找网络写手,将爆款原创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上线,一些自媒体靠洗稿做成大号。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相关部门对抄袭、剽窃的打击力度加大,一些自媒体采取更加隐形的侵权手段,通过将他人原创摘编整合洗稿,已形成地下产业链(10月23日新华网)。
保护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自媒体上的爆款原创文章是作者长期积累、呕心沥血的成果,厚积薄发的背后是积极思考和辛勤付出,这样的原创文章必须得到应有的保护,而对侵权行为必须千方百计予以打击。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法律保护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这些权利可以说是著作权人最基本、最核心的合法权利,更是法律重点保护的对象。
某些自媒体账号的管理人缺乏写作优质稿件的能力或精力,又不愿意冒险直接复制他人的稿件,就采取了洗稿的方式炮制原创稿件,将那些爆款原创稿件的语言进行改编,使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比如简单替换同义词,“高兴”换成“激动”等;颠倒语序、段落,如将“采集、优化”换成“优化、采集”,将A段与B段对调等。这样就能通过网络平台的审核,堂而皇之地以原创文章的形式粉墨登场。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变身为原创稿件,主要是因为网络平台的审核依赖技术,技术按照程序审核文章只能从稿件的表面进行对比,无法从稿件的思想内涵进行判断是否为原创。
中国文字属于典型的表意文字,一种思想或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无论怎样洗稿,稿件的中心思想与创意元素不会被洗掉,因为这些是优秀稿件的基础与骨架,所以有些被洗稿的自媒体作者表示核心创意、例子、重要语句一模一样,可因为两篇稿子里没有一段话是完完全全相同的,网络平台的管理员也表示很无奈。在法律层面也缺乏对洗稿行为的规范性标准,导致被侵权的作者举证难、维权难。也就是因为洗稿成本低、产量大,还能带来更多广告和流量,导致越来越多自媒体选择洗稿而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经历写原创,长此以往,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之下,那些坚持原创的自媒体作者的创作积极性自然会受到挫伤。
机器算法虽然效率高、准确可靠,但是缺乏价值观,无法从稿件的思想内涵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判断,最终仍然要依赖人工审核。相关立法机关要与时俱进尽快填补法律空白,根据自媒体发展的实际状况,认真总结经验,听取意见建议,准确规范地界定违法洗稿的标准,发布典型案例,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洗稿刷出来的流量只能制造自媒体的虚假繁荣,必须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对那些热衷于洗稿的自媒体进行封号、罚款,让其得不偿失、身败名裂。
跟帖
须细化标准
目前,我国在法律层面尚未对“洗稿”侵权行为作出具体处罚标准,司法机关在裁判过程中只能酌情认定洗稿者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故此,对洗稿行为予以标准界定,并对处罚设定明确的高额标准,无疑是遏制洗稿侵权行为的关键。相关职能部门要站在依法保护原创作、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细致地为洗稿侵权行为制定出明确的界定和处罚标准,既要让权利人依法维权不再有梗阻,又要让司法机关依法惩治洗稿侵权行为于法有据。如此,才能给洗稿侵权行为套牢“紧箍咒”,迫使洗稿者在红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
重庆 张智全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