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融入产业改变生活

2018年10月10日 07:3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慧 陈晨

  日前,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落幕,备受瞩目的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颁给了北京大学王选团队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又一个陌生而熟悉,却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设计”产品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勾连起了那份属于历史与时代的回忆。

  设计思维、方法和价值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活品质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把设计融合到各个行业中、融入全方位的生活方式中,让设计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在以“致敬生活”为主题的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1.用设计创造文化见证历史

  场景:此次北京国际设计周增设了两个专项奖——传统工艺设计奖和服务设计奖。“北京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获得首个传统工艺设计奖。服务设计奖则由两项信息技术类产品共享——微信支付和小米生态链服务设计。专家认为,微信支付的开放不仅完善了微信公众平台的生态系统,还激活了现有产业链,催生出更多新兴产业和服务模式。小米生态链抓住消费者期望用优惠价格享受科技带来乐趣的心理,带动了供应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探索了中国制造业从加工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升的路径。

  历经10年9届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如今的活动规模和内容质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以“大设计”理念为导向的经典设计奖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最高奖项,它所代表的“大设计”理念,提醒业界重视设计的价值,跳出传统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的狭隘认识范畴,倡导全社会把设计融合到各个行业中、融入全方位的生活中。

  实际上,经典设计奖自2011年设立以来,相继评选出了一系列具有设计价值导向,跨领域、跨行业、跨平台,见证国家、产业与大众生活发展的经典设计作品和项目,清晰地表达了对于设计理念的“北京态度”。回顾前7年的经典设计奖评选,获奖作品均是基于“大设计”思维下的经典设计。

  2011年的获奖作品天安门观礼台,通过极简主义的设计方式解决了观礼台功能与天安门城楼的和谐关系。当代艺术家汪建伟曾评价说:“天安门观礼台是在学科的内涵和边界都很模糊的20世纪50年代做出的极简主义的杰作。”

  2012年的青藏铁路,为藏羚羊留出生命通道,为保护湿地而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工程建设要符合生态系统的大设计观。中国工业设计学科奠基人柳冠中表示,“青藏铁路的获奖预示着中国大设计时代的来临。”

  2013年的红旗渠,浓缩了中国人的设计智慧,体现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设计思想,展现了传统水利营造智慧的现代创造与应用实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称:“红旗渠凝聚了中国人的创造力,依太行而建,就地取材,在没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解决了当地人的饮水和生产灌溉问题,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2014年的中国大运河保护性修复项目,诠释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再设计利用的思考,在充分尊重历史遗迹、保持原有生态风貌的前提下,对大运河及沿岸历史遗存、历史街区村镇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进行保护性修复和再利用设计。

  这些彪炳史册的设计,提升了中国设计的国际话语权,同时也树立了中国设计的风向标。

  近3年来,代表科技与设计系统集成的中国高铁、代表中国制造与智造的华为手机、代表中国自主集成创新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接连获奖,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公众对设计的认知,引领着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经典设计奖评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设计”的概念在今天早已超出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小”领域,发展演变为拥有工程设计、系统化设计、统筹设计等的“大”设计概念。设计日益成为一种创新理念的代名词,更加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断发展且日新月异的过程。我们不能割裂来看昨天、今天和明天,设计师就是使用材料获得视觉、感官和环境提升,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国际设计组织联合会前主席大卫·格鲁思曼说,设计师的责任就是要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需求,融入本地的需求当中。

  2.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场景:纯手工制作的天然竹钓竿,利用竹子的特殊材质,展现着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的灵性魅力;数十种竹艺吊灯勾勒出形状各异的框架结构,诠释着传统工艺显现出的时尚美感;瓷胎竹编将纤细的竹丝通过经纬交织编于瓷器之外,是瓷与竹的完美结合……作为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非遗设计板块主题展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的特别活动,“青神传统竹工艺设计展”吸引了众人驻足欣赏。

  半城山水半城竹。四川青神产竹,先民就地取材,造就竹编艺术精美绝伦。近年来,青神依托这一资源,将竹编做成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2008年,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青神也成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编之都”。

  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设立了非遗设计板块,着重展示中国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的价值。一件件完美融合传统文化和当代创意的作品,生动反映着设计的力量,反映了创意设计正越来越多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非遗是技艺,更是生活。如何使非遗与设计、产业、消费相链接,并使之有机结合,通过“非遗+设计”的方式,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

  “传承保护强调基本形态、基本功能的延续,注重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创新发展则要求深入挖掘文化精神、核心价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其中,设计是创新动力,是融合的媒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指出。

  “传统是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既源流分明又不断融入新的源泉,孕育出新的生命,熔铸了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实现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要加强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着力保护传承的实践,保护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延续、发展和振兴。

  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加速消亡的现实威胁,也面临承上启下的历史机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专家表示,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唯有在前人积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才能创造出属于东方的时尚美学,彰显国人的文化自信。

  “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创意设计可以把多样化传统工艺的‘和而不同’价值综合创新,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传统手工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提升手工产品品质,丰富手工产品形态,延伸手工产业链条,培育和拓展现代手工业的发展空间。”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说。

  3.用创意为美好生活添色

  场景:在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博览会的洛可可·洛客2018新物种设计展上,各类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新物种”产品集中亮相展览现场。被爆炸拆解以零件悬挂方式展示的电动超跑摩托车、一辆被改造成“未来太空舱”的“可声控”房车、在展馆里引众多观众围观的“呆萌”机器人,无一不在诠释着“设计+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以未来科技提升生活品质,将人文情怀与整体设计相融合,一项项设计给予了实现生活品质提升的解决方案。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当今世界,设计正在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改变和颠覆着我们的生活。穿衣不再是为了避寒,吃饭不再是为了饱腹,住房不再仅仅是为了睡觉,人们换乘于各种交通工具之间也不再只是为了追赶时间……是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美好。

  在设计日益融入生活的时代,如何打开设计的思维空间,让设计更多地为创造美好生活助力?

  “新的时期,设计者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不仅要设计出完美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消费,引导国民的审美判断力,最终建立一个科学的、温馨的生活方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说,一个好的设计产生一定要有真实的问题或者需求,继而用最少的资源和恰当的科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投入昂贵的材料和高端的技术。对一个品牌或者产品而言,技术只是为人解决问题,用户体验最重要,这是“以人为本”最核心的表现。

  “和以往的零售店不同,现在的零售店必须考虑用户的体验反馈,因此我们的设计师也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师,他们也要设计服务,设计整体的商业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品牌。”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会员、特许董事、董事学会成员弗兰克·大卫·皮特斯认为,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很多方面,包括虚拟时间、增强现实还有平行世界等,而设计要更多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工艺和设计的结合,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所在。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着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景区、传统商业街区、古镇、古村落,通过创意、规划与设计,完成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传统建筑文化再生,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是当代建筑业发展的使命。

  “在乡村营造中如何创造惜材爱物、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方式,形成既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又具有乡村营造方式与特色的建筑设计体系,对于当代和未来的中国乡村建筑和老城微循环改造、有机更新是有价值的方向。”曾辉说。

  (本报记者 李慧 陈晨)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让设计融入产业改变生活

2018-10-10 07:36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