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文化附加值就是导游编故事?

2018年08月24日 11:01    来源:中国质量报    邓海建

  原标题:景区文化附加值就是导游编故事?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4%的受访者去旅游景点会听讲解,受访者认为景区讲解最常出现的两个问题是讲解偏离景点本身和胡编乱造、前后矛盾。81.9%的受访者希望听到更多有事实根据的景点讲解,68.6%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对导游和讲解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出门看风景,有时约等于“出门听故事”。野史、艳史、宫斗、传说,乃至网络玩笑和荤段子,在不少热门景区,成为哈哈一笑的“文化附加值”。现在,一个乱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不会编故事的导游不是好导游,没有野史的景区不是好景区。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有不少导游将这些毫无根据的“段子”“笑话”当成景区文化的一部分来讲,俨然成为景区的文化附加值。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概总是要为遇见“好看的皮囊或有趣的灵魂”。景区自然风光是皮囊,人文历史则是灵魂。有人说,导游讲点故事或者段子,是增益旅游体验的趣味性。这话当然也没错,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硬生生拿肉麻当有趣,甚至讲段子都不怕恶心到小孩;二是真假不分是非不辨,在野史等“趣味”中掺杂私人价值。这样一来,本是佐料的“趣味”成了主菜,那么,严谨的历史文化和规矩的人文价值呢?对于游客来说,很多景点大概终生“只此一游”,最后却记住了胡说八道的故事。

  2017年颁布实施的《北京市旅游条例》明确规定,“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区实行讲解员管理制度,未经景区培训并取得景区讲解员证的人员不得在景区内为旅游团队提供讲解服务”,同时提要求“景区应当规范讲解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鼓励景区聘请专家学者担任讲解员,提升景区文化品质”等。与之相对应的一个背景是:2016年1月中旬,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推出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故宫讲解培训项目”。培训针对600名持有中高级导游资质人员进行,然而,考试通过率只有60%。这大概能说明两个问题:旅游景点项目讲解是个很有技术难度的活儿,而导游编故事式的自由讲解大概是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达到了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这是消费升级和全域旅游的时代,抛开旅游中陈年旧梗的顽疾不说,规范讲解内容、把景区文化从故事消费中摘出来,恐怕也是旅游业自律自治的当务之急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景区文化附加值就是导游编故事?

2018-08-24 11:01 来源:中国质量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