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昼夜奔流,千年文脉延绵不休。
长江带来了灌溉之利,孕育了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长江成就了舟楫之便,融通了沿线文化和人民感情。千百年来,长江文化不断积淀、不断交流、不断融合,成为沿江人民最大的认同符号,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文化是长江的灵魂。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传承文化传统、交流文化感情、互通文化资源提供了平台,也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长江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历时近1个月、行程8000多公里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沿线各地大力涵养长江文化,为长江永续发展、多样共生增添了活力。
保护文物,留存历史记忆
重庆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江城。长江穿城而过,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就住在江边。因曾经主持三峡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王川平将临江的房间装修成了书房,并命名为“读江居”。每天在这里读书、读江,他的生活已深深地融入了长江。
在三峡水库蓄水前,我国花大力气对库区文物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王川平说,水库蓄水前20年,文物工作者齐聚长江,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把几代人的工作都完成了。回顾起那段经历,王川平很欣慰:“我们赢得了那场与时间的赛跑,水库水位线下纳入国家规划的文物保护点都得到了妥善保护。”
长江文明是绚丽多姿的世界大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我国不遗余力地保护长江文化,也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
重庆涪陵城北长江江心,有一座举世瞩目的水下博物馆。博物馆里展出的是有着“长江标准眼”“水下碑林”美誉的白鹤梁。
白鹤梁原本是长江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梁,仅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雅士趁枯水季节在梁上题铭。以黄庭坚题写的“元符庚辰涪翁来”为代表,石梁不仅形成了一座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的“碑林”,也记载了1200多年间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资料。白鹤梁上作为测量水位标准的石鱼,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因此这座石梁又有着“长江标准眼”的美誉。
按照三峡水库175米水位计,白鹤梁在水下40米处。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副馆长黄德建表示,白鹤梁文化绵延千余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花大力气加以保护,留住长江的文化记忆。
2009年,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博物馆建成。这座博物馆不改变文物原状,也不改变其与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完全符合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不只三峡地区,长江沿线历来都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在江西九江,始建于唐代的琵琶亭屡经兴废,多次易址,却始终保持本来风格,迄今依然是长江之畔的标志性建筑,每年迎来无数游客。
传承“非遗”,实现古今对话
300多年前,云贵高原一种名为“通草”的药材沿长江顺流而下抵达扬州。在扬州艺人手上,通草经过搓捻、染色、捏花瓣、做叶子、传杆子等工序,神奇地变成了进贡皇宫的不凋之花——通草花。
在今天的扬州公益美术馆,依然可以看到色彩绚丽、栩栩如生的通草花,77岁的钱宏仁就是这些通草花的“拈花人”。从十几岁开始学习制作通草花,钱宏仁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成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代代传承、让“非遗”活起来才是最好的保护,这几乎成了非遗传承人的共识。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非遗”活起来,长江文化才能实现古今对话。
在长江岸边的巫山博物馆,传承2000多年的巫山三峡皮影戏依然每周上演,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巫山三峡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仕红说,要想保持皮影戏的长盛不衰,不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是必然选择。
在传承中创新,长江文化显示出越发顽强的生命力。丽江东巴画、泸州油纸伞、惠山泥人、常州梳篦……长江沿岸,数不胜数的地方特色工艺融入新的时代,散发出别样的魅力。
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旁一片修旧如旧的老瓷厂作坊里,一个完整的古代窑作体系逐步修复,成为展示陶瓷艺术的活态博物馆。2016年11月8日,经过整修复建后的徐家窑成功点火复烧,直观演绎了传承千年的景德镇窑工技艺。
在这里,房子、设备、树木都尽量保留原来的状态,传统工艺在老工匠手上复活,产品却是当下的。“每一代工匠都有自己生产的东西,重要的是传统工艺在不断发扬光大。”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说,景德镇致力于做好老窑厂、老工艺的保护工作,就是要让惊艳世间千年的景德镇再创“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辉煌。
文化创新,融入人们生活
在长江安徽铜陵段,一座废弃的码头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微型书屋。书屋的主体架构由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组成,采用大跨度、大悬挑结构,将建筑“悬浮”在旧码头之上,远远望去如同一个漂浮在江面上的盒子,十分精致。
书屋内以书架为墙,5000多册图书涵盖综合文学、少儿读物、健康养生、旅游地理等十大类,基本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可听涛读书,可滨江漫步……这里为读者提供了亲近长江、体验码头文化的绝佳场所。自2015年建成开放以来,书屋平均每天接待读者800多人次,其中有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外国友人。
与此类似,在安徽池州青阳县陵阳镇,一座旧粮仓被改造成了粮票博物馆。开业半年来,已经接待游客两万多人次。
江苏镇江西津渡是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无数文豪曾在这里留下传诵千年的诗篇。而如今的西津渡,多元文化汇聚,不仅是文化旅游的桥头堡,更是文化创意的前沿阵地,一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创客深藏古街小巷,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上海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的北外滩,曾是上海第一个轮船码头,早期中国的不少学子从此起航远赴重洋,泰戈尔、爱因斯坦、卓别林等也从此登陆中国。
在改造北外滩时,上海专门建立了一个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博物馆以600米的玻璃墙为展陈载体,加上雕塑、勒石铭碑、史地人物标志、建筑构件小品等,全面展示了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的航运发展史。用手机扫描玻璃墙上的二维码,还可以听到当年船工的号子声。
上海市虹口区文史馆馆长何瑛说,码头对于上海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中西文化曾在这里交汇,还在于码头曾是不少人的上海记忆,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有了这座露天博物馆,传承百年的码头文化便获得了新生。
如今的北外滩已是一个全新的上海市民亲水空间,与外滩、陆家嘴形成了上海的“黄金三角”。在不少游客的旅游攻略中,北外滩是一个必去之地,曾经的码头,又成了不少游客的“上海记忆”。长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融入了更多人的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