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甘肃全省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

2018年08月09日 11:26    来源:甘肃日报    李欣瑶

  原标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脱贫攻坚的“突击队” 生态产业的“排头兵”

  全省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

  记者日前从省旅发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达到325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5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0%和28.4%,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

  今年以来,全省旅游行业以启动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为契机,制定了关于旅游扶贫及促进乡村旅游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省旅发委建立财政专项旅游扶贫资金大幅增长机制,研究制定了《2018-2020年脱贫攻坚财政资金安排计划》。根据《计划》,今后三年全省将统筹安排3亿元旅游专项资金,扶持5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1万户标准农家乐,带动8.5万户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旅游扶贫资金1亿元,争取中央财政基建资金6.4亿元,省财政配套支持8000万元,全省集中8.2亿元资金集中开展深度贫困县区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省旅发委联合省发改委在全省36个深度贫困县筛选确定了72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000万元,改善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增强旅游扶贫带动作用。同时,全省确定了20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力争通过三年持续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示范样板。此外,今年我省还实施了50个乡村旅游规划公益扶贫项目,目前50个贫困村已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实现对接,其中45个贫困村由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规划单位帮扶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我省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的“四气”特点,以城镇、景区周边和交通沿线为重点,积极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双带双加”旅游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旅游专业村650个,农家乐13937户,培育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

  此外,我省还通过强化宣传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在我省建立的“一部手机游甘肃”应用平台中,游客可通过乡村旅游门户界面,浏览甘肃乡村旅游精美图片,查阅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预订乡村民宿和景区门票,在线购买农特产品。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我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我省加大了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旅游培训班13期,培训乡村旅游扶贫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2800多人。今年后半年,省旅发委还将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在35个深度贫困县区开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培训,年内力争培训6500人以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贵州3000余个自然村寨开展乡村旅游      2018年07月20日
  • · 贵州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2018年07月13日
  • · 河北做旺乡村旅游      2018年07月13日
  • · 乡旅产品正迎来新一轮的价值升级      2018年07月12日
  • · 发展乡村旅游切忌简单模仿      2018年06月28日
  • · 乡村游 别丢了“乡土文化”的魂      2018年06月26日
  • · 深化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升级      2018年06月22日
  • · 四川省乡村旅游合作社风头渐劲      2018年06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甘肃全省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

    2018-08-09 11:26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脱贫攻坚的“突击队” 生态产业的“排头兵”

      全省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

      记者日前从省旅发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达到325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5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0%和28.4%,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

      今年以来,全省旅游行业以启动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为契机,制定了关于旅游扶贫及促进乡村旅游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省旅发委建立财政专项旅游扶贫资金大幅增长机制,研究制定了《2018-2020年脱贫攻坚财政资金安排计划》。根据《计划》,今后三年全省将统筹安排3亿元旅游专项资金,扶持5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1万户标准农家乐,带动8.5万户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旅游扶贫资金1亿元,争取中央财政基建资金6.4亿元,省财政配套支持8000万元,全省集中8.2亿元资金集中开展深度贫困县区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省旅发委联合省发改委在全省36个深度贫困县筛选确定了72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000万元,改善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增强旅游扶贫带动作用。同时,全省确定了20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力争通过三年持续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示范样板。此外,今年我省还实施了50个乡村旅游规划公益扶贫项目,目前50个贫困村已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实现对接,其中45个贫困村由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规划单位帮扶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我省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的“四气”特点,以城镇、景区周边和交通沿线为重点,积极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双带双加”旅游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旅游专业村650个,农家乐13937户,培育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

      此外,我省还通过强化宣传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在我省建立的“一部手机游甘肃”应用平台中,游客可通过乡村旅游门户界面,浏览甘肃乡村旅游精美图片,查阅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预订乡村民宿和景区门票,在线购买农特产品。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我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我省加大了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旅游培训班13期,培训乡村旅游扶贫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2800多人。今年后半年,省旅发委还将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在35个深度贫困县区开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培训,年内力争培训6500人以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