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制造业城市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2018年07月16日 09: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谭志红 陈 颖 郑铿志

  原标题:广东佛山研究探寻—— 

  制造业城市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产业工人是支撑起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在很多地区,由于户籍身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产业工人无法真正享受到与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制造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

  广东省佛山市作为制造业城市,长期重视和关心产业工人的文化权益。近年来,佛山市围绕“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的目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佛山市将做好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着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佛山特色的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用有思想、有温度的服务彰显出这座制造业城市的人文情怀。

  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佛山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两个落差”: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效能之间的落差;二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落差。社区、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园区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滞后甚至缺位,是长期以来制约佛山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虽有部分大企业自建文化设施,但由于管理服务不到位,导致设施闲置多、活动少、服务内容单一;另一方面,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各自为政,难以合力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受此影响,广大产业工人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导致其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度不高。

  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佛山新市民”占佛山市常住人口总数的一半,为保障这一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产人文”融合发展,是佛山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佛山市以产业工人为对象,开展制造业城市公共文化供给研究课题,总结佛山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的理论成果。

  课题将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研究客体和范围,探求对策,优化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改善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更好地激发产业工人群体的文化力量,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佛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致力于探索制造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文化自觉;也是佛山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内在要求;更是佛山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佛山市建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陈新文任组长,市、区、镇三级文化工作人员和中山大学教授、南方日报优秀记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课题组成员面向全市5个区32个镇(街)开展问卷调查,向产业园区集聚区(如城中村)、民营企业等发放问卷7636份;重点走访了9个工业园区和10个企业,与园区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企业工会代表、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等开展5场座谈会,对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此外,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和电话访谈等方式,课题组积极借鉴杭州、东莞、中山等制造业城市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经验。最终,课题组研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份《制造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面向产业工人的佛山探索与实践》总报告以及两个子报告,即《佛山高新区(狮山镇)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顺德区村级工业园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针对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普遍性难题,课题组就完善和提升佛山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路径提出建议:以“圈层模式”推动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网络发展;以“党建引领文群共建”机制建设形成政府“大文化”工作格局;探索“文化中枢”集聚机制,加强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建立产业工人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机制,实现精准供给;建立补贴机制激发企业供给动能;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培育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以政府资源保障助推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长效供给等。

  通过课题研究和制度设计,佛山科学而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应该怎么做”这一时代之问,为解决这一制约制造业发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佛山答案,贡献了佛山智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广东佛山:制造业城市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2018-07-16 09: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