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者跨界研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日前,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此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技术理性与社会发展”为主题,汇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界精英,与会特邀专家结合各自领域实践,从不同视角就人工智能与现代生活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
这里撷取部分专家发言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吴澄:人类可以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那么,我自己也一直在体会和认识这句话,怎么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了?怎么改变世界了?为什么要提得这么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澄如是说。
吴澄院士表示,作为自然科学家愿意在此作一个跨界的发言。在他的《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经济——对经济、社会的重要影响》的报告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经济对经济、社会产生的根本性影响:一是人类环境从物理世界进入信息物理融合的世界,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和认知将广泛应用;二是人类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将面临重大调整;三是人类社会各种层面的治理能力将会有质的提高,从“有没有”“能不能”走向“好不好”。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带来很多需要深入分析、求解的人文挑战。
有意思的是,针对有人认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将来很快机器要代替人了,人类要被消灭了,人工智能是最后一项发明”的说法,吴澄院士说:“我觉得这纯粹是假象,这个离现在还很远,不用紧张。但是人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人类可以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吴澄院士强调,人工智能这种东西对人类有利无害。他认为,今天人工智能向着“计算机+人”的混合智能发展,向着“计算机+网络的群体智能发展”,向着“计算机+人+物”的复杂智能系统发展。而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和大量的无人系统都在为智能制造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周建设: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我们人类经历了四个时代:一是体力解放时代;二是合力协作时代;三是效率提升时代;四是智力集成时代。”北京语言智能研究基地主任周建设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当前的时代就是智力集成时代,智力集成时代的特征就是让机器模拟人脑功能,并且以比人脑更聪明的智慧与机器脑实施类人智力行为,核心目标是解放人的智力问题。
周建设教授用生动的语言阐释了智力集成时代的科技革新追求的目标:知识在云里,智慧在眼里,行动在口里,幸福在心里。
他强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就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目标。其近期目标就是减负担,激活力,强能力,减轻老师的重复性劳动,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我们当老师的深有体会,非常尽力去当老师,很多家长还是不满意;而学生非常尽力读书,但学生自己也不满意;为什么?因为存在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所谓远期目标是对学生升学方式实施重大技术突破,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开辟依据大数据选拔学生升学的新途径。
“具体说来,尽管高考到目前为止是最佳的方式,但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永远的最佳方式。未来的最佳的高考方式可能会基于技术的突破,我想人工智能界与教育界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加重学生负担的升学方式一定能打破,至于什么时候能打破它?我不知道,但打破是必然的。”周建设教授说。
段伟文: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反思
近年来,在大数据分析、计算能力提升和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与社会应用呈现出新一波的爆发态势。从科技界、产业界到各国政府与普通民众,无不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就业、教育和生活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人们纷纷开始反思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的责任,甚或质疑其对人类文明乃至人的存在的潜在风险。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段伟文研究员表示,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和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化自动系统的普遍应用,不仅是一场结果未知的开放性的科技创新,更将是人类文明史上影响至为深远的社会伦理试验。
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似人类主体的拟智能体。人工智能体的拟主体性赋予了人工智能特有的拟伦理角色。通过对此拟伦理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的基本路径应为负责任的创新和主体权利保护。
他建议,立足对合成智能与人造劳动者的价值审度,提出寻求算法决策与算法权利的公正性,呼唤更加透明、可理解和可追责的智能系统,反思智能化的合理性及其与人存在价值的冲突等价值诉求。可以从有限自主与交互智能体概念出发,进一步展开对人工智能的价值校准和伦理调适,这不仅有助于把握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与相关伦理规范和标准的内涵,还可揭示“科技——产业——伦理”异质性实践所应有的实践的明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