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新观察:“书”的打开方式越来越多

2018年05月03日 08:22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巨云鹏

  原标题:“书”,打开方式越来越多(文化市场新观察)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编著的《2017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指出,去年,视频网站自制剧创意来源中,文学改编占比达52.1%,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网剧,其内容都从“书”中来。

  事实上,近些年,网剧、电影、游戏、动漫等产业都在不断从文字作品中吸纳优质内容。不论网络文学版权方还是传统出版行业,掌握一手版权的他们,怎样用好自己手中的内容资源,怎样在产业加速融合的过程中求新求变,成为重要课题。

  传统出版单位尝试更多样的图书营销、内容开发

  面对如今线上线下多渠道、多类型的产业运作模式,传统的图书与期刊出版单位在营销方式与内容开发上有不少新尝试。

  “2015年6月开始,我们就尝试用直播来做营销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介绍,今年3月正值出版社67周年社庆,人文社做了一次大型直播。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网友们透过摄影机镜头,“参观”了出版社的古典文学编辑室、当代文学编辑室等文学生产的“原材料工厂”,亲眼见证了书籍的编校过程,不少书迷大呼过瘾。而在这次直播中,“出版社珍藏的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手迹也都向网友做了展示,拉近了他们和文学大师的距离。”臧永清说。

  除了将出版社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之外,在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也逐渐成为图书营销的“必选项”。据统计,今年的世界阅读日前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阅读一小时”活动,目前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超过60万,参与者众。

  而在内容开发上,一些出版单位也有不少创新之举。

  “爱花城”数字阅读平台是由花城出版社与《花城》杂志共同开发的全媒体数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阅读数字图书和杂志之外,写作爱好者们还能通过语音课等形式进行写作技能培训,培训之后,可以参加由平台承办的各类创意写作比赛。例如“全国首届‘思考家庭关系’写作大赛”,虽然奖金只有千元,但因其命题的趣味性与广泛性,吸引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参与。

  据《花城》杂志主编朱燕玲介绍,比赛的获奖作品以及一些作者在平台自主上传的优秀作品,除了可以通过杂志刊发、出版社出版之外,还可以由作者自主定价并在平台上销售,读者可直接在平台上付费阅读;而平台会对这些作品提供IP孵化、版权运营等一系列延伸服务。这种“云创作”线上线下融合孵化的模式,得到业界的认可,前不久,该平台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十大数字阅读项目二等奖。

  网络文学平台转向更深度的版权利用、作品改编

  从事影视行业的陈可平时喜欢刷剧,近年的热门剧集一部没落下。看完后她发现,这些剧绝大部分都改编自小说,而且多数是网络小说,这让此前十分排斥网络小说的她有了新的看法,“我原来基本不看网文,看了电视剧以后也找了几本原著来看。”

  近年来,像陈可一样被网络文学“第二落点”吸引的人不在少数,这主要是数字出版、电视剧制作等行业之间深度融合的结果。

  阅文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之一,据介绍,2017年,阅文对集团旗下的100余部作品进行了IP授权改编,覆盖影视、游戏、真人综艺等多个领域,这些改编作品的全网观看量高达880多亿次,而像《择天记》这样的热门网络小说,除电视剧以外,还被改编为动画片、舞台剧,做到“一菜多吃”,这些改编成功突破了一些网络小说原有的受众局限,把影响力覆盖到了更多人群。

  如今的数字出版行业,像阅文、中文在线这样的大型网络文学平台,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积攒已完成的版权资源之后再进行内容输出,而是更早介入,在许多作品生产阶段就开始为其规划未来的衍生作品,从原来的“买菜下锅”转向“种菜下锅”。此外,直接与影视企业、游戏工作室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打破内容生产的边界,实现书影联动、书游联动。而在网络文学版权的利用上,也从原来简单的版权买卖转向对版权的深度挖掘。

  以阅文集团的“IP共营合伙人制”为例,它将作家,粉丝,影视、游戏、动漫开发企业,资本方串联起来,可以根据已有的小说文本,在征得原作家同意的情况下,以小说背景为蓝本,重新组织团队进行再创作,改编成为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这种类似美国漫威的运营模式,让单个创意源成为“发动机”,延续了原始创意的生命周期,给老故事铺设新情节、为老粉丝创造新体验,通过联动效应扩大作品的品牌影响力,以期实现版权价值的最大化。

  文字作品的多形态呈现将成为产业融合下的常态

  李劼是一名大学青年教师,工作之余,他喜欢自学平面设计,现在,很多人说学设计,只要在网上看看教学视频、看看案例就够了,完全能满足需要,但李劼却还是经常通过看书和杂志来学习,“书有两个好处,一是整合资源,同类型的设计案例放在一起,比较成体系;二是编辑会细致地梳理很多经典的理论,相比之下,视频和动画资源更新快,但知识点相对散一些。各种形式一起用,效果最好。”

  伴随出版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不论是学习还是娱乐,人们都感受到,同样的内容正以多种形式同时出现:书里的描述视频里有、电影里的情节游戏里也能遇到、动画里的人物主题公园里也存在。文本内容将各种形式的呈现串联在一起,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这将是未来出版行业与版权资源的常态,“就网络文学而言,在全面覆盖影漫游等常规内容的同时,在真人综艺、舞台剧、周边衍生等更多领域会开展更深层次、更多形式的开发和合作。”而随着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配合度和默契度的增强,以及版权开发运营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版权运营的质量和效益也将大幅提升。达成版权长效、精品开发的共识之后,将会产生属于中国的“超级IP”。

  “这些年,我们的杂志在内容上,关注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话题,也借助很多工具,让《花城》杂志融合发展,但我觉得在内容质量的控制上,我们仍会坚守严肃文学的衡量尺度。”在朱燕玲看来,媒介工具的变化正在改变文学表现形态的方方面面,但受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是不会变的。借助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书”里的优质内容,会收获更多受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文化市场新观察:“书”的打开方式越来越多

2018-05-03 08:22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