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冰雪“冷资源”正向旅游“热业态”转变
日前结束的平昌冬奥会让冰雪运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0年冬奥会成功以来,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也显示,2016—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2017年中国滑雪场数量为703家,冰雪旅游收入约合270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冰雪旅游的大国,冰雪产业发展已步入“黄金时段”。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冰雪产业发展。新疆、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在“十三五”规划中均特别对冰雪旅游发展做出了规划,黑龙江、吉林分别出台了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国家冰雪发展规划。目前,已有30个省市推出了冰雪旅游产品,原来的冰雪“冷资源”正向旅游“热业态”转变。
政策的力挺、冰雪爱好者群体的不断增加也让市场参与者嗅到商机。作为最早为北京、张家口2022冬奥会的申办服务的投资公司,IDG与首钢集团于2017年发起冰雪产业基金并成立孵化器。此前,还有光大证券、深创投等公司也和吉林、张家口等地方政府成立了冰雪产业基金。近期,金达威、探路者、莱茵体育等多家上市公司也争相布局冰雪产业。各路资本相继涌入,中国冰雪产业有望借北京冬奥会后进入发展高峰期。
不过,想要完成“5000万人次直接参与冰雪运动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难度系数并不低。从本届平昌冬奥会的奖牌榜排名可略见一斑。
此次冬奥会奖牌榜排名靠前的国家中,挪威、德国、加拿大、美国及瑞典等无不是冰雪产业大国,拥有发达的产业基础及浓厚的冰雪文化。长期以来欧洲和北美独霸冰雪运动,就在于其有能力支撑完整的冰雪运动产业,有着相当比例人口参与冰雪运动。而在中国,冰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元化产业链,民众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度不高,季节局限也十分明显。产业基础的缺失与社会参与的不足,令冰雪运动始终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游戏。
此外,人才短缺也是制约冰雪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冰雪场地从建设维护到管理运营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举办冬奥会,以及提升冰雪运动水平,普及冰雪运动,更需要专业人才培养。《2017年国际滑雪旅游行业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在几年中增加迅速,但仍落后许多国家。中国没有成熟的滑雪文化,且80%的滑雪者都是初学者,而在欧美这个比例仅为5%。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发展冰雪运动的一大瓶颈。
业内人士建议,国家教育政策应做出相应调整,在知名高校招生方面给予冬季体育项目一定的倾斜性,以此吸引更多青少年投身于此,从而带动整个冰雪产业的发展。而在未来冰雪产业布局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拓展冰雪场地。如充分利用可拆装冰场技术拓展城市滑冰场地,在大城市打造大型冰雪运动乐园,适度发展室内滑雪场等。
冰雪产业万亿市场固然可期,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亟待解决。推动产业发展需政府及业界共同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产业链上各细分领域价值,推动冰雪产业长期发展。
(作者为执惠文旅产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