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江:在交流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大家谈(11))
张江近照 (网络图片)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举行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外国人学京剧
动画电影《花木兰》取材于中国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最有理由建立文化自信
记 者: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怎样理解这样的论断?
张 江:文化自信之所以拥有这样的力量,是由文化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决定的。迄今为止,不计其数的人给文化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有一点恐怕是共识,那就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土壤,是内在逻辑动因。并且,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可以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革,但是文化很难。文化的形成和变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一种文化形态一旦形成和稳定下来,它就会形成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记 者: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有足够的理由建立文化自信。
张 江:的确如此,中华民族最有理由建立文化自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文化不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它的独特性。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差异。比如文字,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是表音文字,但是中华民族发明创造了与此完全不同的表意文字,即汉字。对此,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一种就是表意体系,其特质是“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为此,他特意为自己日后声名大噪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加个了“说明”:“我们的研究将只限于表音体系,特别是只限于今天使用的以希腊字母为原始型的体系。”文字当然不是文化的全部,我们只是通过文字这个侧面,来说明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世界文化格局中观照,也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这是我们建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
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
记 者:如您所说,中华民族最有理由建立文化自信。那么,我们目前在文化自信上是否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张 江:距离理想的状态还有差距。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值得品味的现象,就是“他信”与“自信”的反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可谓“一枝独秀”,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日益扩大。一些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中华文化,并进行深入研究。甚至一些影视创作生产机构也跑到中国来寻找素材、寻找灵感,比如,大家熟知的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就是取材于中国的文化资源。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某些领域,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却相对匮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批评的那样,少数人“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这就是文化的不自信。
记 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上的不自信现象?
张 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近代以来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华民族屡经磨难,国力下降,列强入侵,民生凋敝。无数仁人志士虽然上下求索,但终究没有改变被侮辱与被欺凌的现实。西方列强的铁蹄不仅践踏了中国的国土,蹂躏了中国的人民,其坚船利炮也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说到家,自信是靠实力支撑的。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目前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西方文化依然处于强势,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这是事实。比如在我研究的文艺理论领域,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就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我们所操持的理论体系、概念范畴、评判标准等,很多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很多批评家和理论家,张口德里达,闭口后现代,对西方理论的熟知程度及运用的熟练程度,俨然已经成为评判一个批评家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标准。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这种奇怪的现象客观上对我们文化自信的建立构成了严重的挤压。
记 者: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增强文化自信?
张 江:首先必须说明,这种现状近年来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我们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候,国门初开,封闭了30年的中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西方文化蜂拥而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在文艺理论领域,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再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等,纷纷被引入进来,不加甄别地受到追捧。如今,40年过去了,新奇淡化,热潮渐冷。冷静下来的理论界逐渐发现,西方理论并不是完美的真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年对西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文章逐渐多了起来。这就是文化自信逐渐增强的体现。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文化自信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它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勾连在一起,彼此支撑,相互推动。目前,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将不断增强。
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真正的交流互鉴
记 者: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关系?
张 江:要明确两点。第一,闭关锁国,盲目排外,不是文化自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二,唯洋是从,盲目追随,更不是文化自信。前些年,在文化领域的确存在唯洋是从、盲目追随的现象。比如文艺创作,抛弃民族特点和民族审美习惯,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或者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这是典型的文化不自信。
记 者: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中,如何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张 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可贵的品质是它的独特性。“和而不同”是文化的理想状态。我们以前常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主义文化,从属性上来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两点奠定了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丢失了这两点,我们的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文化的交流对话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文化的特点,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世界文化舞台展示中华文化的光彩和风采。
记 者:您近些年的学术研究主要专注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并且和一些西方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展开了对话,引发广泛关注,一些学术观点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响应和认同,如何做到的?
张 江:与一些国内的专家学者不同,我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是从批判开始的。当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批判。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有它的优长,值得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学习、借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缺陷,如果不加辨析,一味盲从,照搬照抄,就有问题了。因此,我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批判,就是从反思和批判它的缺陷和不足开始的。我的一些学术观点之所以得到国外专家学者响应和认同,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比如,与美国著名批评家希利斯·米勒的对话,我就很坦率地指出了他著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文化交流对话中,追随和吹捧没有价值,也难以获得重视和尊重。因此也可以说,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真正的交流互鉴。(张 江系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