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巍
从文化+金融到文化金融,我们一直期待文化金融发展在产业经济和产业金融的基本逻辑上形成一种生态系统。文化金融和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是逐年升温的,形势看起来也还不错。但是,传统金融服务的简单溢出,文化金融创新的实体偏离,文化资本市场的虚拟泡沫,文化产业精神的相对缺失等,一直是影响者文化金融生态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文化金融虽热,但我们即便是不良的文化金融生态系统都似乎未曾拥有过,文化金融基本上是以其他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缘化存在而存在。
2017年的各种情势显示,这个局面将有所改变。文化金融生态形成基于一些特征,包括独特的制度设计、资本主体、市场结构、职业者、文化等,其形成既有自然演进,也有创新推动,从经济学角度上看是一个演化过程。这一演化,外部因素往往是关键诱因。2017年,金融改革背景下的新政策环境使文化金融发展呈现创新与规范并重、调整与突破并行的态势,挑战之中蕴含机遇,这一态势正在对良性的文化金融生态提供有利环境。从2018年开始,文化金融或能够开启生态演化模式,初现文化金融生态的雏形。
第一, 金融改革促服务实体经济成文化金融生态逻辑起点
文化金融生态或许可以形成,但必须形成良性的生态,这取决于文化金融是否与文化生产紧密相关。我们需要坚持文化金融必须服务于文化生产,而不是脱离文化生产。自2015年就开始的金融监管趋紧形势在近两年来更加明朗,金融监管文件密集出台,涉及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信托公司风险监管、银行业“三套利”和“四不当”、保险资管、证券投资基金等多个领域。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与国务院金融稳定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金融改革新时代的正式来临,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向三个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而服务于实体经济,正是文化金融生态的基本逻辑起点。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2018年的文化金融政策设计方向应有调整,对切实服务于文化生产的文化金融机构应有政策倾斜。
第二, 专营化文化金融机构是文化金融生态的关键主体
文化金融生态的关键环节是资本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谁在文化金融生态中的最重要的“种群”?显然不是三心二意的金融机构,而是专心做文化金融的机构,只有专营化程度够高,才会有独特的产业职业者。所以,文化金融生态化的关键是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2014年以来,除了早期北京有些文化金融类企业成立,近几年其他地区少有动作,银行、保险业较少成立文化金融专营机构,甚至有些已经成立的机构已经撤销,专营化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传统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探索设立专营机构,也需要建立更多新型的独立的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即便有了遍地开花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需要加快培养专业化人才。2017年,北京银行等成立了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并探索成立版权银行;中国人保财险与早已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电影金融公司开展合作,探索完片担保和完片保险业务。这些探索,又给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专业化带来新的希望。我们至今还没有在国际上早有成功先例的专业电影金融公司和文化保险公司,这或在2018年有所突破。
第三, 覆盖产业链的独特产品是维系文化金融生态的重要手段
文化金融不能只停留在利用传统金融产品服务于文化企业这个层面上。自2010年以来,为贯彻国家关于推动文化金融合作的政策,金融机构积极推出了结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一些信贷、保险、债券、信托产品,这些专属产品是文化金融机构服务文化产业的重要工具和支柱。2017年重要的事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文化产业专项债。有些金融工具在实践中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在金融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当做高风险业务予以放弃或搁置,但毕竟是有益的探索。未来,文化金融不仅需要基于文化资产、版权等形成独特产品,还需要推动覆盖供应链和产业链(创作、生产、流通、传播、展示、消费)的产品体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生态。目前很多产品还只是集中于生产、流通、展示等环节,在两端即创作和消费还较为短缺,如著作权侵权险、文化消费信贷。2017年是普惠金融发展关键之年,随着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文化消费金融在2018或有新的突破。
第四, 文化金融领域基础建设夯实文化金融生态基础环境
金融监管趋严环境下,在哪个金融领域的文化金融创新空间更大?答案是文化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的金融需要规范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在中观层面上,需要在产业政策、企业征信、无形资产评估、行业规则、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这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必要基础,也是文化金融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环境。有些亮点值得我们注意: 2016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17年10月1日起,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修订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开始施行,一些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开始将无形资产评估作为重要业务方向。经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的批准,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开始承担全国文化行业信用评价工作。2016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国家文创实验区发起成立全国首家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截止2017年底,已经与4家银行机构、8家担保机构、7家信用评级机构合作,形成了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工作闭环,这是文化金融基础建设的很好尝试。文化金融方面的基础建设不仅对文化金融良性发展有力,而且是很好的盈利领域,可以预见,除了政府和文化产业社会组织,政府背景的文化投资机构、大数据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都将积极参与到文化金融方面的基础建设上。
第五, 补短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文化金融生态的资本多样性
在新的金融政策环境下,文化产业主板资本市场呈现新的形态。一方面,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依旧较为活跃,2017年IPO的文化企业有24家。另一方面,主板市场文化企业投资并购行为受到关注,一些投机行为受到调查。在新三板市场,爆发式挂牌不再,不断推出的监管措施正在推动市场出清;国家启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三板市场)规范发展周期;各类交易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深入。文化产业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四板市场一直有名无实,但 2017年已有可喜变化。江苏股交中心、宁波股交中心、广州股交中心等一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开设了文创专板等。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一些文化产权交易所进行了积极转型,继续推动“文化四板”等工作。2018年,新三板竞价交易时代来临刺激文化企业投资,更多四板市场的文创板将设立,整顿后的文化产业股权众筹有望重新出发。金融监管倒逼了各级资本市场改革,正在补齐文化产业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中的短板,各类资本多样性提高,支撑文化金融生态的资本结构有望初建。
第六, 文化金融纳入城市经济建设版图提升文化金融生态空间
就特定城市而言,发展文化金融必须结合城市特点、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北京、南京、西安、宁波、成都、杭州等城市一直在探索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创建工作。2017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央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和机构就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或协议。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或示范区推动工作将在2018年初见成效,这将推动文化金融融入城市经济建设版图。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金融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越来越来重要,很多城市基于自身优势,同时结合辐射一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将发展文化金融作为特色金融的重要类型,将文化金融作为金融发展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开始形成。文化金融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地位的提升,将使文化金融具有更加广阔的生态建设空间,文化金融的利益相关者更加丰富,文化金融产业价值关系及结构更加完善。
第七, 金融界与文化产业研究界共同推动文化金融生态演化
从2016年到2017年,文化产业界关于文化金融的专门研讨活动密度大大增加,很多有影响力的专业金融博览会或金融论坛也将文化金融作为主题或主题之一;可喜的是,金融研究界对文化金融有了更高的关注度,打破了文化产业研究界“一头热”的局面。2017年,国家级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举办智库论坛,对《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7)》进行了专门解读,中国文化金融蓝皮书2018版开题研讨会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召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成立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文化金融作为专门研究领域正在得到金融研究界的重视,应该说,文化金融正在走向主流金融阵营。文化金融学术研究群体既是文化金融生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深入也将成为文化金融生态演化的重要推动力。
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中明确要求“发展文化金融”。 而在新的金融政策环境下,一方面要一如既然坚决发展文化金融,一方面要坚持文化金融的规范、有序、良性发展。这一政策基调下,监管与创新并重,调整与突破并行,这是未来文化金融发展两根主线拧成的一股绳,并行不悖。2018年,改革需要深入,创新需要转向,探索要更加务实,或许这正是培育文化金融生态的催化剂,文化金融生态演化模式由此开启。(作者金巍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
查看作者更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