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寒假“护苗”: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 推出网络安全课课件

2018年01月11日 14: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1日讯(记者 姜天骄)寒假将至,为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引导孩子们安全上网、健康上网,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部署各地推动网上“护苗”行动,加强寒假期间网络环境整治,清理网络有害信息的同时,创新举措,发布并推广“护苗·网络安全课”系列课件,向孩子和家长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和网络素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此次推广的“护苗·网络安全课”系列课件,除在中国扫黄打非网(www.shdf.gov.cn)上发布供下载外,同时在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发布。课件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腾讯公司共同设计,历时4个月开发制成。课件共5集视频,采用新型实景动画形式,每集时长约3分钟,主题分别为“保护个人隐私”“远离不良信息”“防范网络诈骗”“拒绝网络欺凌”“抵制盗版出版物”,内容紧扣网络安全热点问题,活泼生动、通俗易懂,适合广大未成年人观看和学习,也适合小学老师运用开授网络安全课程。

  课件开发过程中,安全课设计团队走入多所小学和师生、家长们座谈,了解青少年的触网行为特点和用网习惯,邀请专门从事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的心理学家给予指导;反复打磨课程内容,从一百多个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例中筛选出最合适的案例应用讲解。有专家评价,该课程将故事讲述、带入思考和主动分享三者相互融合,契合少年儿童的用网习惯和心理教育特点,是当前我国针对少年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的一种创新、有益的尝试,值得大力推广。

  此前,在“护苗2017”专项行动中,腾讯公司积极配合各地“扫黄打非”部门开展“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全年为十五个省(区、市)的20所中小学校1万名学生,讲授了20余场网络安全课,社会反响良好。

(责任编辑:魏金金)

分享到:
最新组图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