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辑:关于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个建议

2018年01月09日 12: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9日讯(记者 魏金金)1月6日,以“新时代:美好生活与文化使命”为主题的2018第十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大举行。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就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表主题演讲。

连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连辑指出,这个逻辑判断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当前我国生产、消费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到今天为止,我们物质生产‘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贸生产,包括文化精神生产领域等,但是‘好不好’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从生产的角度,已经从数量生产的阶段转到提高质量生产的阶段;从消费的角度,已经由物质生产转向了精神生产,或者是以过去的物质生产为主转向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并重逐渐转向以精神生产为主”。

  连辑认为,当前文化产业的逻辑重点也已经转向了供给侧结构改革,老百姓的需求已经进入了精神消费与品质消费的新时代。但问题在于,尽管我们进入了品质消费、精神消费的时代,但精神生产的准备不足,高品质产品的准备不足成为当前各个经济门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这同样也是文化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问题?连辑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确立一个前提,即促进中国文化产业民族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从内容发展到生产制作都是以西方为标准,甚至有些文化样式都是采用、或者购买、模仿西方文化产业样式,由此使得中国文化产业缺少本民族或是中国的精神样式、面貌、气概、风格等,“时至今日中国的文化产业到底怎么走?我觉得最基本的是要走民族化的路子,中国文化产业民族化是整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二,筑牢一个基础,即努力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实业化水平。注重智力、轻资产是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但文化产业如果不走实业化路子,也是缺少前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互联网的进入也带动了其他门类包括虚拟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实体经济是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如果作为文化经济的一个门类,必然要遵循实体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规则”。

  第三,抓住一个重点,即质量。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着重强调了文艺创作上有高原没有高峰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其本质就是要提高文化的质量。“在过去,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叫好的往往不叫座,叫座的往往不叫好。所谓叫好的就是主旋律、正能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主题性的创作,好象这种东西卖不出钱来,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就是,叫座的不一定叫好,比方说目前仍然在文艺界畅行的商业化、纯感官刺激的文化消费,很挣钱但没什么实际内涵。我们以为这两者是矛盾的,其实不对”。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就要生产一批类似《战狼2》等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产品。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第四,突出一个核心,即原创。文化产业是一个智力产业,因此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原创,这也是总书记在历次关于文化工作的讲话里多次强调的一个原则。“我们不反对大家做历史题材的创作,也不反对翻拍经典,但是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以现实题材为主的原创作品。如果没有这类原创作品,那这一时代就没有人去做深度记录,对后人而言可能就会留下历史空白。以现实题材为主,做原创性的创作和产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历史责任”。抓原创需要有动力,需要有机制。现在文化产业发展原创力不足,最核心的是在文艺产业的创作链条上逻辑重点不突出。比方,在一部电影里,我们重视导演、重视演员,在资金分配上过度重视演员的报酬而轻视编剧;同样,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也没有人愿意原创。如何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体系下,修订、完善法律,进一步加强对原创实行知识产权有效保护,这是重中之重。如果不让搞原创的人富起来、有尊严起来,原创者就没有原创的动力,这个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五,拓展一个路径,即“文化+”的路径。文化可以独立存在,但许多时候文化的作用在于要赋到其他产业之体上形成“魂能赋体”的综合格局,从而发挥文化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目前,我们在“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比较成熟的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其实还有许多领域可以做多方面的探索。

  第六,完善一个条件,即关于文化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等体系的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要制定更加优惠的金融、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但从文化领域来看,与文化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仍然不是十分健全,还缺少针对性、有效性。所以我主张,各学校、各科研机构的文化智库要精分细化,在进一步构建我国文化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修订完善其他法律里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条文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连辑:关于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个建议

2018-01-09 12: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