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航空产业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专题 > 2012新加坡航展 > 动态 > 正文

亚太地区:世界航空产业的新焦点

2012年02月20日 13:29   来源:SRC-1998992037   徐一新 邓美琳 刘煊


参展的F-35模型。 刘煊  摄

  在本届新加坡航展上,从表面上看,战斗机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像去年巴黎航展或迪拜航展那样激烈。空客今年带来的A330军用加油机虽然在航展现场十分抢眼,但整个欧洲展台却难觅去年叱咤航展的EF2000“台风”战斗机的身影。而刚刚获得印度126架“阵风”战斗机订单的法国达索公司,也没有乘胜追击继续向亚洲市场进行推销,而是主打其公务机产品。在东南亚地区战斗机市场拥有不小份额的俄罗斯战斗机,在本次新加坡航展中除了有马来西亚空军米格-29N进行飞行表演外,也并未有太多投入。以往苏霍伊等公司都会在航展现场单独设立展台,而今年则是雅科福列夫、图波列夫、苏霍伊等几家厂商以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的名义统一设立了一个不大的展台,仅仅展示了雅克-130教练机和苏-35战斗机的模型。 

  虽然此次参展战机不多,但美制战斗机之间的竞争仍十分激烈。此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22和F-35战斗机遗憾缺席,因此进行真机静态展示和飞行表演的只有新加坡空军的F-16C/D Block52和F-15SG两型战斗机。而波音公司借此良机,积极向各国推销未来改进型F-15战斗机,并在展台设有F-15 advanced 座舱展台,向潜在客户展示融合第五代战斗机电子技术后的F-15,意图挽回JSF战机竞争失败、彻底失去美国本土第五代战斗机份额带来的颓势。目前来看,波音公司主要的潜在客户有澳大利亚和韩国两家。虽然澳大利亚是F-35战斗机项目的参与国,但是由于该项目进度不断拖延,价格不断增高,交付时间遥遥无期,因此澳大利亚曾表示可能会退出F-35战斗机项目,这为波音公司带来了一丝转机。与日本一样,韩国空军则是第五代战斗机的采购大户,并且由于朝鲜半岛局势问题,采购量将大于日本。 

  自2002年以来韩国空军开始列装F-15K,若选择波音公司的F-15SE战斗机,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而且不必担心像F-35战斗机那样有交付时间延后的问题。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则更看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项目,原因是在未来10年中,俄罗斯等国的第五代战斗机将开始正式服役,仅仅采购具备部分第五代战斗机功能的F-15,根本难以应对。而此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由于在今年得到了日本的F-35订单,F-35项目近来进展比较顺利,所以大有稳坐钓鱼台之势,除了展示F-35模型外,并未进行过多的公开宣传。在第三代战斗机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航展现场宣布推出在F-16S基础上改进的F-16V战斗机。F-16V加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化火控系统,未来客户主要面向装备F-16的中东地区国家空军。在战斗机机载设备方面,今年美国雷神公司也主打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其中的亮点就是为多款早期型F-16和F-18设计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中国元素”闪耀狮城 

  现在在世界各大航空展中我们都能见到中国航空工业的身影。作为国家航空工业的支撑者,今年中航工业继续重磅出击,下属中航技与中航国际联合参展。中航国际副总经理张光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航工业展出的模型在军机方面覆盖了教练机、战斗机、无人机、直升机;民机方面则展出了运12、“小鹰”500、MA系列等。他透露,中航工业现已出口军机民机一千多架,此次主推的“枭龙”战机已引起多个国家的兴趣。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表示,今年中航工业展出的各种机型体现了自主生产的飞机在性能与成本、用途与代价有机平衡的特点,从而能够帮助中航工业锁定市场。 

  航展上,中国商飞展台依旧受到了许多西方公司和媒体的关注。开幕当天,中国商飞与中银航空租赁举行了20架C919大型客机的签约仪式。中银航空租赁成为C919大型客机第11家启动用户,让C919大型客机的订单总数达到了235架。 中国民营航空企业在本届新加坡航展上初露锋芒。参展的中国5家企业中,有2家是民营企业,它们都是首次参加新加坡航展。来自北京的友泰顺城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生产无人机的企业。其销售经理刘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无人机主要用于石油勘测、森林海岸巡逻、农业病虫害防治等,也有部分无人机可以用于军事用途。此次展出的X200无人机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公司希望通过新加坡航展这一平台,将产品推向世界。另外一家参展的民营企业是来自广东汕头的一家航模公司乐航飞模制造厂,该公司为庞巴迪等大型客户生产航模。随着国内市场的增加,个人购买航模用品的市场也在持续增长。公司董事长张文亮表示,来自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的客户在航展期间与该公司进行了接触,并有了初步的购买意向。他希望能够让中国制造的航模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 

  公务机时代袭来 

  说到公务机,很多人会觉得购买私人飞机是一种“炫富”。但是美国公务航空协会(NBAA)对世界500强企业和美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公司使用公务飞机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后,得出了一个结论——“No Plane, No Gain”(无飞机,无收获),意思是不使用公务航空,企业难以实现持续增值。 

  2010年10月,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获批。虽然这对高空、中长途飞行的私人公务机并无直接影响,但在巴航工业、庞巴迪、湾流、豪客比奇等制造商看来,这种姿态上的放松,已经意味着中国通用航空市场春天的到来。今年新加坡航展上,最出风头的当属巴航工业。就在情人节当天,香港著名影星成龙的座驾“莱格赛”650身披“龙印”空降樟宜机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款私人飞机就是由巴航工业生产。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富人的数量在急剧增长,因此十分看好私人飞机在中国的市场潜力,未来会继续推进在中国的营销策略。豪客比奇公司今年携公务机型豪客4000、豪客900XP及特殊任务机型比奇“空中国王”350ER参展,印尼狮航在航展期间就购买2架豪客900XP中型喷气公务机,用于该公司快速增长的私人包机业务需要。豪客比奇公司北亚区市场及公关总监王竞表示,用“奢侈品”一词形容公务机并不适合,在他看来,公务机就是一种交通工具,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私人飞机具有更加快捷、舒适、私密的特点。 有市场需求固然是好事,不过航空管制使国内公务机使用的便捷性还远不如国外,旅客无法将座驾开到公务机下面直接登机,更不可能在最后时刻改变航程。另外,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飞行员和工程人员匮乏等都是制约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的因素,豪客比奇亚太区副总裁Dan Keady先生坦言。据悉,目前我国仅有100多个通用飞机机场,而美国已经超过19000个。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