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初教-6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1957年7月开始设计,次年8月原型机首飞,1962年1月定型并生产5架原型机,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螺旋桨。半年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型号改用活塞-6星型气冷9缸(HS-6)发动机,额定功率198.5千瓦,配“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桨。
1957年,根据中国空军的需要,洪都公司开始自行设计初教6飞机。1958年8月27日,新中国第一架自己设计、制造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初教6首飞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仿制发展到了自行设计飞机的新阶段。初教6系列飞机为我国成功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堪称中国飞行员的摇篮。同时初教6以其良好的操纵性和出色的安全性受到广大航空爱好者的喜爱,在欧美航空俱乐部很受欢迎。1979年,初教6飞机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机种。
在实际设计中,初教-6并非全新设计,基本上是初教-5的改型。外观上最大的改进是后三点起落架改为前三点起落架。同时为了改善飞机前方的视界,必须砍掉初教-5机头凸起碍事的发动机冷却口。为此选用了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的螺旋桨。总的来看,初教-6的气动布局及结构设计与初教-5相近甚至相同。后来由于捷克方面不能按时提供选定的发动机,因此试飞原型机上只能采用国产爱姆-11(M-11)发动机及其配套螺旋桨。但在试飞过程中发现,使用该型发动机与其配套的螺旋桨不能变距,因而很多机动动作无法完成,最后改用苏制AI-14P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型发动机的排烟罩过于暴露,加之驻训初教-6的机场多为草地机场,从而发生了多起因排烟罩进细小物粒,而使发动机火花塞堵塞导致的空中停车事件,甚至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此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解决。
活塞-6发动机实际上是AI-14P的仿制品,于1962年6月4日通过国家鉴定,并安装于生产型的初教六上。活塞-6发动机还用在哈飞的运-11上。由活塞-6改进的活塞-6丙发动机也应用于701及延安2号试验型小型直升机上。
进口初教-6的国家有:阿尔巴尼亚、孟加拉、柬埔寨、朝鲜、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到1996年年底止,共生产各型飞机2000余架,其中出口200架左右。
技术数据
翼展:10.18米
机长:8.46米
机高:2.94米(停机状态)3.25米(飞机呈水平状态)
翼面积:17.0平方米
主轮距:2.87米
前主轮距:2.284米
起飞重量:1419千克
空重:1172千克
机内载油量:11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286千米/小时最大允许俯冲速度:35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70千米/小时,高度1000米
最大爬升率:6.3米/秒,海平面
爬升时间:0到3000米高度16分
升限:5,080米
续航时间:3.6小时
航程: 64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280米,水泥跑道
着陆滑跑距离:350米,水泥跑道
(责任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