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 报道:5年前,我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5年来,两江新区正逐步成为重庆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通用航空已经成为两江新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通用航空,两江新区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在尚未成熟的中国通用航空市场上,两江新区是如何引导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进入重庆通航市场的?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表示,自2011年起,两江新区就将通航产业列入未来重点打造的战略新兴产业,并于2012年组建了两江航投集团,专事招商引资和环境打造工作。在引导各路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通航领域方面,两江新区按照“造得出”、“飞得起”的路径,抓住“天、地、人、机”四大要素,实现了重庆通航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天”,即“空域”,两江新区助推重庆成为西部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争取到了可连续使用的龙兴起降点试飞空域和航路。“地”,指的是初步建成的3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集聚区。同时,两江新区将参与到重庆市通航机场网络布局,规划建设26个通用机场及起降点。
“人”的因素,指的是两江新区成功引进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重庆航空职业学院,全部投用后预计年培训飞行员300人、机务人员1000人、机组等配套人员9000人。同时,他们推动重庆大学成立了航空航天学院,重点培养通用飞机领域的专业人才。
抓住“机”的因素,实现产业聚集。两江新区目前已落户皮拉图斯、恩斯特龙2个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项目,拥有2个品牌和5个机型。未来还将落户一批整机及配套零部件制造企业。重庆已有的中国西南铝集团等多家企业已具备了为飞机制造配套的研发生产能力。
目前,因为低空开放的进程还不明晰,投资风险比较大。就这一问题,汤宗伟表示:“从未来发展潜力来看,明天的中国通航产业,就是2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状态。这是很多民营企业愿意进入的最大动力。面对通航政策改革试点带来的机遇。,从政府层面来说,要防止一哄而上,在产业规划、要素集聚、市场拓展等方面结合实际,围绕通航产业的产业链进行规划管理。所从资本层面来说,以投资通航产业的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通航制造、培训、运营、金融、文化、机场管理、维修维护等各个环节择优进入,尤其要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经验。”
投资商进入通航领域应该注意些什么,汤宗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环境的选择。所投资项目能尽量争取到可连续使用的起降点试飞空域和航路。二是在投资飞行器制造领域要获取知识产权和技术,并对中国在航空器引入领域有些那些限制要有清楚的认识。三是所投资项目可考虑为通航飞行提供支持的服务平台建设,如两江新区就引入了通用航空信息化和飞行服务系统。
汤宗伟表示,到2015年,两江新区各项建设形成规模,就可实现通航关键零部件本地生产。预计2年-3年后,两江新区通航产业将形成集通航制造、培训、运营、金融、文化、机场管理、维修维护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重庆通航产业将率先在两江新区“起飞”。
产业发展,金融先行。两江新区发起成立了重庆航空产业基金,整合市内外资本,远期目标将达100亿元规模;同时,启动了通航融资租赁公司的组建工作,将有效打通通航全产业链制造、运营和服务及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