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中航飞机唐军:让成长之痛短助未来之路更长

2014年03月06日 09:38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姜春艳 王莹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3月2日,进京参加十二届二次人大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飞机总经理唐军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所有媒体在采访中无一例外对“新舟”60飞机表现出关切与疑问:关心近期两起事故对“新舟”60运营以及订单有无影响,质疑国产民机安全性是否可靠。面对部分媒体较为尖锐的提问,唐军坦陈:对“新舟”60,中航飞机不会护短。从事故发生以来,对外,中航飞机及时发布各方面最新进展,给公众以交代;对内,迅速清查此类问题并加快整改,以停场检查飞机尽快复飞给各种质疑明确的答复。

  “新舟”60一连两起事故,引发了从未有过的关注度。中航工业西飞第一时间发出的“已向适航当局申请暂时停飞国内新舟60客机,待起落架信号指示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再申请恢复飞行”的回应,一时之间,“新舟”60的前景扑簌迷离,不由将“新舟”60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停飞彻底退出运营的运七飞机联想到一起。

  “为什么在那么短时间就决定申请停飞?是否西飞自身对飞机的可靠性也不再自信?”对此问题,唐军说:“一旦停飞造成的经济损失、新舟品牌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但是,这些都不能与旅客的人身安全相提并论。但此举与制造商是否对自己产品不自信没有关系。飞机的可靠性不是制造商、也不是用户判断的,而是国家适航当局依靠严格的体系来验证。2月28日中国民航局要求停场检查的15架飞机,是基于几方会商,飞行6400小时以上或起降6400次以上的飞机,这些飞机是最有可能出现安全可靠度下降情况。”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后新舟60没有全面停飞,可以说新舟60和制造商都躲过一劫。但这种“幸运”绝无可能永远伴随新舟的成长。唐军说,新舟飞机遭遇的是成长中的烦恼。每一个型号都必定经历这样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长短则是对制造商全方位的考评。

  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中航工业西飞的专家团队抵达沈阳,开始和奥凯航空地勤人员共同做飞机的检查分析,同时,双方高层做了沟通。奥凯高层人士回复:通过按照西飞检查要求做完检查后,可以保证飞机安全运营。随后,西飞派出的专家团队前往涉及停场检查飞机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迅速、严谨地检查、处理问题。唐军对媒体表示,因为故障原因较为清晰,根据目前调查进展,有望在3月10日前使国内停飞的6架飞机恢复运营;同时,已要求生产“新舟”60起落架指示系统的国内制造商在技术层面排查改进。

  “新舟”60事故发生至今过去一周。这一周,“新舟”60接受着来自不同观点、不同层面的审视与评判。唐军说:“这次事件中,媒体的表现客观、冷静,给新舟公正的评价,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大众对新舟的关切和期望。作为制造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新舟平稳飞在蓝天之上、让公众无忧出行。处理问题,让停飞飞机尽快复飞,说到底还是在原地踏步。而真正缩短成长之痛的,依靠的是改革带来的有力支撑。”

  从“新舟”60事故谈到中航飞机的改革,唐军说,产业化发展之路才是发展民机的可靠保障。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航飞机改革的问题时,唐军说:“2014年,中航飞机除了要关注年度型号研制、产品交付、营业收入、利润等指标外,重点要加强飞机板块的做实,真正把中航飞机做成实体和法人。”

  唐军将2014年中航飞机的改革归结为“四项改革”:专业化改革、专业厂扁平化改革、员工结构改革和薪酬结构改革。“四项改革”各有明确目标。专业化改革要实现研发中心、工艺装备、采购物流等业务机构的整合并正式挂牌运营,推进航空架构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专业厂扁平化改革最终普遍实行两级管理;员工结构改革要改善一、二线员工结构比例,二线员工比例最少下降1.5%;薪酬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坚持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营总收入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两低于”原则,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科学合理的岗位岗级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充分、约束有力的薪酬分配体系,并充分发挥其有效激励作用,不断提高工资效率和公司经营效益。

  除“四项改革”外,中航飞机还同时提出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四场攻坚战”。

  唐军表示,中航飞机肩负重任,军民机发展的未来之路不无艰辛。只有寻求适应发展的改革才能给中航飞机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才有能力助推强航空的梦想的实现。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