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第四大机场,也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有近60万人次的航空、铁路、公路、轨交旅客进出,这相当于我国一座中等城市人口规模。面对人数众多、需求不同的“空地铁”旅客,保持机场一贯的高品质服务成为摆在机场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4年是虹桥机场将进入提出打造国内最人性化机场的第十个年头,而就在今年虹桥机场蝉联了国际民航组织Skytrax“中国最佳地区机场奖第一名”。Skytrax年度“世界机场大奖”评选覆盖全球390多个机场,由100多个国家1200多万名旅客通过10个月的问卷调查及投票产生,涉及出发、到达、中转流程中的39项服务产品体验,不仅注重机场服务功能的齐全性,更看重机场在服务旅客时所呈现出的品质和个性。而另一家民营机构的机场服务评测报告也显示,虹桥机场旅客综合满意度年内连续3个季度位居国内机场第一,“机场人员服务满意”、“餐饮价格满意”、“商品丰富”、“指示牌的醒目性”、“电源插座数量充足”、“卫生间满意”等6个单项指标始终处于国内最高水准。
虹桥机场总经理袁顺周在采访时表示,虹桥机场服务赢得的口碑不是依靠管理方一家,而是依靠运营方、80多家驻场商家等一起对虹桥服务理念的认可、对服务号召的响应。虹桥机场这座有着92年历史沉淀的“老机场”,是如何在最人性化的服务之路上走得如此的精彩呢?
“礼在虹桥”服务理念
“手推车服务员大多来自周边郊区,以农民工为主,平时礼貌礼仪差点,也没什么规章制度概念……”虹桥机场手推车外包单位——润泓物流的韩国人总经理郑一稿这么陈述他对手推车服务团队的第一印象,“但是短短3年间,我们就成了机场服务明星团队,今年还获得了中国质协’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服务称号’,是参评的中国服务类50强中唯一的民航项目。”郑一稿满是自豪感。
“农民工手推车服务团队”华丽转身的背后,是虹桥机场连续3年持续强势推广“礼在虹桥”服务理念。2011年起,虹桥机场为营造员工主动、热情、真诚服务意识,传递“客户导向”服务文化,每年用4-6个月不等的时间推广“礼在虹桥”主题实践活动,还举办了标杆机场服务差距大讨论、服务微视频大赛、“心观察、馨服务、新体验”岗位交流体验、《十行见礼》行为规范漫画推广等系列活动,使之成为一个全员参与、持续推进的虹桥机场特色服务理念“大课堂”。
“礼在虹桥”服务理念经过3年的持续推广,正逐渐从窗口岗位传播到后台技术支持部门,从机场扩散到外包单位、航空公司及一关三检员工,主动服务、用心服务、品质服务的理念逐渐深化为全员意识。
“精细化”管理内涵
“虹桥机场T2的洗手间,每格都很干净,有充足的卫生纸,阿姨打扫也很勤快,城市的名片即该如此”;“每次在虹桥机场都觉得环境好,细节中看管理水平。”近日,两位旅客不约而同在微博留言。
优质服务源于“精”耕“细”作。这几年,虹桥机场每年都要评估进出港两条’动线’,涉及值机、安检、候机、行李提取、步行距离、环境保洁、标志标识、陆侧交通等10余个项目。经过评估分析,虹桥机场把航站楼保洁从“按工种划分”改为“区域化包干”,缩小保洁员负责范围,避免岗位交叉带来的职责不清、扎堆闲聊等弊端。航站区环境设施科负责人马勤英说,“我们把具体指标量化,吸烟室每15分钟必须清扫一次,烟缸内烟蒂不得超过10个,洗手间每3分钟循环保洁,洗手液不少于1/3、擦手纸不少于1/3,登机前5分钟必须到登机口作清洁准备……”她还告诉记者,“过去吃饭时段个别保洁员会溜岗串岗,造成现场无人清洁。为此我们制作了’吃饭时间牌’,凭牌子离岗吃饭,再也不会发生饭点无人清理的现象。”
“对标查找、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持续改进”,精细管理带来了服务品质循环提升,成为虹桥机场旅客服务水平保持“身轻体健”、“常看常新”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