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美日结束调查787电池系统 启动电池监测系统调查

2013年01月30日 07:29   来源:《国际金融报》   

  美日专家已结束了对波音787客机电池厂商的调查,并开始启动了对客机电池监测系统制造公司的调查。

  1月28日,据美联社报道,美日专家已结束了对波音787客机电池厂商的调查,并开始启动了对客机电池监测系统制造公司的调查。

  日本交通省官员高野(Shigeru Takano)昨日表示,专家们已经结束对波音787电池厂商日本汤浅(GS Yuasa)公司的调查。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电池存在问题并致使客机发生故障。

  该官员还表示,专家们正在调查日本关东飞机仪器有限公司。关东公司负责制造了客机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充电及温度监测系统。

  波音787飞机因锂电瓶故障问题而被停飞,目前美国及日本正在调查事故原因。但由于重建困难和缺少关键性能数据,故障原因的确定及恢复飞行的决定尚需时日。从机身、发动机零部件到电池和厕所,波音787机体约1/3的零部件系“日本制造”。

  与此同时,日本当地媒体称,日本政府曾于2008年介入波音787飞机的生产,通过放松安全监管、快速跟踪波音787梦幻客机向本国大型航空公司交付的方式,为这款开创性的飞机及其日本制造技术提供了推动力。据透露,一个顾问小组对日本交通部的让步反映出来自于全日本航空运输公司(All Nippon Airways Co.,简称“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 Co., Ltd.,简称“日航”)的压力,以及支持日本企业的决心,这些企业供应了波音787制造材料的35%,从机翼中的碳纤维到复杂的电子系统,以及用于节省燃料的电池。

  有关专家对记者表示,如今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日本需要对波音787飞机的故障负全部责任,那么相关部门要做的就是仔细彻查飞机的故障,进行排除后,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波音公司(Boeing Co.)的损失。

  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公司则对于其插手波音飞机面世前生产的消息拒绝置评,并将关于监管标准的问题推给航空官员和交通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并未降低我们的标准,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修正。”日本民航局首席适航工程师Tatsuyuki Shimazu表示。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